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战史风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曹操夺胜居然不是许攸献计

admin2023-11-11中国历史故事人已围观

简介三国战史风云中的官渡之战,于公元200年爆发。这场战争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曹操和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决策性一战。实则,官渡之战的起因在于曹操在下邳对吕布的围攻

  三国战史风云中的官渡之战,于公元200年爆发。这场战争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曹操和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决策性一战。实则,官渡之战的起因在于曹操在下邳对吕布的围攻。

  公元199年,曹操围攻盘踞在徐州治所下邳城的吕布军队。吕布向河内郡太守张扬求援,张扬率军出击,企图救援吕布。然而,在救援的过程中,张扬不幸被自己的部下杨丑所暗杀。杨丑试图率军投靠曹操,但这一行动被张扬的另一位将领——出身黑山贼的眭固所阻止。为了防止杨丑的部队加入曹操阵营,曹操派出史涣、曹仁出击,并斩首了眭固。曹操随后占领了河内郡。

  曹操占领了河内郡后,扩大了自己的势力,首次将势力范围伸到了黄河以北,并且与袁绍的地盘并州交界。眭固本来打算投靠袁绍,但最终却被曹操所杀。这件事情让袁绍感到不安,两军之间默契的黄河分界线被突破,官渡之战也因此不断升温。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中的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曹操与袁绍势力间竞争与扩张的冲突最终演变而成的一场重要战争决斗。虽然官渡之战袁绍发起,但实际上,官渡之战是双方扩张争夺的延续。曹操敢夺取黄河以北的领土,说明其实力并不逊于袁绍。

 

  在官渡之战前,袁绍已经大体掌控了河北四州。而河北四州一直以来都是富庶的大州,特别是冀州,总计超过200万人的百姓,袁绍手下的部队也至少拥有十五到十六万人。袁绍的实力此时也一跃成为天下最强大的诸侯。

  尽管袁绍手握河北四州,但并不代表曹操失去了竞争优势。曹操不仅拥有中原四州的版图:兖州、徐州、豫州、司隶州,而且对中原四州的控制在实际上与袁绍的领土相差无几。只是,中原地区一直处在四面的战争之地,总人口数不如河北四州,除此之外,曹操还面临着统治更加困难的局面与挑战。

  

战史风云中的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曹操与袁绍势力间竞争与扩张的冲突最终演变而成的一场重要战争决斗。虽然官渡之战袁绍发起,但实际上,官渡之战是双方扩张争夺的延续。曹操敢夺取黄河以北的领土,说明其实力并不逊于袁绍。

 

  在官渡之战前,袁绍已经大体掌控了河北四州。而河北四州一直以来都是富庶的大州,特别是冀州,总计超过200万人的百姓,袁绍手下的部队也至少拥有十五到十六万人。袁绍的实力此时也一跃成为天下最强大的诸侯。

  尽管袁绍手握河北四州,但并不代表曹操失去了竞争优势。曹操不仅拥有中原四州的版图:兖州、徐州、豫州、司隶州,而且对中原四州的控制在实际上与袁绍的领土相差无几。曹操手下的军队,更加不会少于袁绍。曹操在击破青州黄巾军时,曾经收编了30万降卒,并从中抽出精锐士卒组成了青州兵。因此很有可能曹操在官渡之战中隐瞒了实力。

  官渡之战中,袁绍参与的军队为11万人,其中10万步卒,1万骑兵。曹操参与官渡之战的军队数量历来是个谜,但从各种记载来看,曹操在官渡前线投入的军队至少有三四万人,这肯定不是曹操所有军队的数量,只是官渡前线的军队数量,其他军队分布在其所属地盘的各处。

  

官渡之战从最初的开打,到相持阶段,都是袁绍在损兵折将。在白马之战中,袁绍的前锋将军颜良不敌关羽被斩杀,数千前锋部队袁绍更是大败,而曹操这一边屡屡出奇制胜,占据战场主导地位,最终获得决定性胜利。由此看来,官渡之战曹操的军事指挥更加出色,其势力优势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震慑了其它诸侯。

 

  战史风云中的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曹操与袁绍势力间竞争与扩张的冲突最终演变而成的一场重要战争决斗。尽管袁绍大军一直倚仗人多势众的姿态,但在官渡战中屡屡战败,尤其是在白马之战和延津之战,袁绍相继失去了前锋将领颜良和文丑,及近万劫后余生的士卒。

  尽管袁绍军一度在人数和兵力上占据优势,在官渡后期时,袁绍的主力逼近了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离汉献帝所在的许昌只有300里路,已经接近曹操的中心,但曹操仍然坚守不移,与袁绍在官渡对峙,开始了一场消耗战。

  在官渡战中,曹操最艰难的时刻曾写信给荀彧,询问是否要退兵。然而,荀彧强烈建议曹操坚持下去。正是在这个艰难时刻,袁绍阵营的核心谋士许攸因留守家中的亲属犯罪而被审配逮捕。出于怨恨和转移矛盾的心理,许攸投降了曹操,并告知曹操袁绍的粮食储备在乌巢。许攸献计派兵烧毁袁绍的乌巢大粮食储备,这给袁绍的军队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战史风云中的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曹操与袁绍势力间竞争与扩张的冲突最终演变而成的一场重要战争决斗。在烧毁袁绍存放在乌巢的粮食的行动中,曹操采纳了许攸的献计,亲自率领五千人偷袭乌巢。由此导致了官渡之战的根本性转折,最终袁绍10万大军崩溃,曹操大胜。

  然而,如果没有许攸的叛逃,曹操仍然有可能在官渡战中打败袁绍。仔细研究形势和双方军队驻防图,可以发现袁绍大军大部分已渡过黄河,进入了官渡,双方在官渡对峙。袁绍为了方便军队的粮食供应,将存放粮食的仓库设在官渡战场前线后方40里处,黄河南岸的乌巢。袁绍的所有补给都需要从北方渡过黄河来供应。然而,袁绍军队的致命弱点在于黄河。大部分军队都在黄河以南,如果曹操切断了黄河,整个黄河南岸的袁军就会成为无根之水,处于被包围的状态。因此曹操在官渡战中有胜算。

  战史风云中的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曹操与袁绍势力间竞争与扩张的一场重要战争决斗。在官渡之战胜利前线投入了3到4万军队的曹操其他军队在哪里,令人担忧。然而,作为惯于用兵如神的曹操,他曾经收编了30万青州兵,凑出10万人的军队不是问题。袁绍主力军队在官渡过于突前,已经形成了一股孤军,只要曹操利用两翼兵力,切断袁军退路和至关重要的黄河,整个黄河以南的袁军就会陷入绝境。这也是袁绍军队当时最大的隐患。曹操不会糊里糊涂地看不出来。

  还有人可能会担心曹操士兵缺粮,无法继续战争。然而,曹操没有受此影响。曹操曾经写信询问首席谋士荀彧,荀彧对于曹操的用兵及忠诚度无人能出其右。荀彧回复曹操:“眼下军粮虽少,但比不上当年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的艰难。当时刘邦与项羽互不肯先退,先退的一方必定败北。所以还是要坚持下去。”荀彧的话表明,军队的粮食短缺问题并不是曹操困境的原因,他仍然可以坚持下去。

  战史风云中,您现在所处的情境极为被动。以敌人十分之一的兵力进行坚守已经半年了,扼住敌人的咽喉使其不能前进。敌人的底细已经清楚,锐气已经枯竭,局面必将有所变化。这正是运用奇谋的良机,不可失去啊!

  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列举了昔日楚汉相争的事例,劝说曹操不要先退兵。作为曹操后方留守最高级别的将领之一,荀彧负责曹操后方的粮草配送,他很清楚情况。即使曹操确实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荀彧也没有必要让曹操坚持下去。但是,荀彧表示,粮食虽少,但还不会到最艰难的地步。荀彧请曹操继续坚持下去。

  从历史记载中,我们了解到曹操并不是没有粮食。相反的,他确实有粮食。虽然粮食储备已经不如当初那么丰富,但仍可以维持下去。曹操在早年收编了百万青州军,其中大部分是随军家属。曹操安置这些随军家属用来屯田、种植粮食。曹操分得一部分粮食,其余留下供家属食用。在战乱年代,这是一种常用的办法。

  战史风云中,拥有种粮食的土地提供了极大的安全保障。曹操通过收编数十万有能力种植粮食的农民以及他们生产的赋税粮食,怎么可能会面临缺粮的问题呢?

  此外,曹操麾下还有一个名叫枣祇的屯田都尉,他是最早建议曹操靠屯田以生产粮食的官员之一。曹操的屯田政策不仅包括了民屯,类似于收编青州黄巾军随军家属这种性质的,还包括了军屯。军屯则是为曹操手下的士兵安排的,他们专门用来种植粮食。在曹操统治下,粮食短缺的问题早已得到解决。如果曹操所在的中原地区真的缺乏粮食,他在官渡之战中就不会主动挑起战斗,更不会在战争后期面临粮食匮乏。此外,官渡之战期间枣祇仍然活着。

  因此,官渡之战后期曹操并非没有粮食,而是在对峙中经历了异常艰难的战斗,这使曹操开始有松懈的倾向。曹操是普通人,他也有过失误。例如,当年兖州只剩下三座城池的时候,曹操也坚持到最后。但在兖州之战最艰难的时刻,曹操也曾经考虑放弃,甚至想过投靠袁绍。正是程昱的劝说,点醒了曹操,帮助他坚定了信念。在战史风云中,荀彧为曹操提供了坚定信心的支持,其给曹操的回信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让曹操在战斗中稍有松懈。此外,曹操又得到了许攸的投降,这让他更加确定了战斗的胜利。即使没有许攸的投降,在当前的军事形势下,曹操打败袁绍也不是什么难事。曹操的领土从司隶州一直延伸到青州,整个黄河以南都处于他的掌控之中。同时,曹操的臧霸已率领军队自徐州进入青州,如果臧霸继续向西推进,将对袁绍军队形成完全的包围。

  就算臧霸不动,曹操也可以派出一支军队前往黄河渡口,烧毁所有的船只,让袁绍失去运输物资以及渡过黄河的船只,这将使袁绍的军队陷入恐慌之中。此外,官渡靠近曹操的城池许昌,距离曹操的运输补给线也更近,曹操可以更加轻松地进行补给和物资运输,相比之下,袁绍就要面临运输成本和距离上的困难。

  

在战史风云中,曹操可以派遣军队攻打袁绍的后勤补给线,而且黄河以南是曹操的领土,曹操可以轻易地派出小股部队进行骚扰和破坏。只要多烧几次物资和粮食,袁绍军心就会动摇,再加上曹操充足的军事实力,袁绍最终还是会失败的。

 

  曹操有很多可以击败袁绍的策略,许攸的计谋只是加速袁绍失败的时间而已。即使没有许攸的帮助,曹操仍然可以击败袁绍。用荀彧的话来说,如果你被曹操的表面态度所迷惑,那么你就是错的,因为曹操最终还是会获得胜利的。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