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战史风云 > 战史风云

这些影响深远的人物改变了中国历史

admin2023-12-16中国历史故事人已围观

简介没有一个新时代不是从荆棘中趟出来的,对于新中国来说,这里不仅荆棘密布,还有剑山血海,是无数英雄儿女用生命浇灌的。 1955年,为了永远铭记人民战士在战争年代的不朽功绩,我

没有一个新时代不是从荆棘中趟出来的,对于新中国来说,这里不仅荆棘密布,还有剑山血海,是无数英雄儿女用生命浇灌的。

 

   1955年,为了永远铭记人民战士在战争年代的不朽功绩,我军授予其中最优秀指战员元帅、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他们是开国元勋。国家的将军。

  星光熠熠的开国将军包括10名元帅、10名将军、57名将军、177名中将和1360名少将。

  所有战士都使用正确的组合来出奇制胜。 战略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整个战局,决定着战争的走向。

  古往今来,凡是善于治军、深谙用兵之将领,都以精明谋略、奇兵为上策。

  诸葛亮依靠“空城计”不战而胜; 孙膑“围魏救赵”,大败魏军; 韩信“逆水而行”,奇袭赵营。

  不仅是古代将领,我军1614名开国将领也因为勇敢、足智多谋、能打能攻,在党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启迪了后人。

  被誉为“军神”的刘伯承元帅敢于出奇制胜。 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率第129师智取日军平定山西七根村。

  战斗中,刘伯承军长打破思维惯性,“反常”用兵。 三天之内,在同一个地点,使用同样的战术,连续取得了两次重大胜利,堪称抗日战争的经典战例。

   “战神”粟裕善于谋略,善于显兆,敢打险战。 1947年2月,指挥莱芜战役,歼敌7万余人。

  在随后的孟良崮之战中,这位将军却反其道而行之。 他一改以往寻找歼灭弱敌、侧翼敌人或孤立敌人的做法,大胆采取“老虎嘴里拔牙”的战术,从敌锋中央切歼国民党的王牌。 被誉为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七十四师,真是“百万大军中的将军之首”!

  陈毅称赞道:“粟裕将军的作战指挥,始终保持着连胜的战绩,越是令人惊奇,就越是精彩。”

  谁知道什么是可以战斗的,什么是不可战斗的,谁就获胜。

  将帅之谋,不在于多用兵,而在于谋好谋。 尤其是在战局相持或对我不利的情况下,先谋后攻,往往可以出其不意,扭转战局,夺取战略主动。

  虽然飞扬的炮火和无尽的硝烟早已成为历史,但战斗英雄们的丰功伟绩和激昂的战斗精神值得永远铭记。 今天给大家推荐现代出版社出版的两本武将传记:《军师刘伯承》和《战神粟裕》。

  作者关和世洲,原名赵进,江苏常州人。 他是近代史作家,对中国近代史有较深的研究。 出版过多部有关军事将领、二战关东军与苏联红军斗争、正面战场抗战的战争书籍。

  今天我们推荐的《战神粟裕》一书还入选了中国出版集团“2014年中文版最佳图书排行榜”,并创下了20万册的销售记录。 是“苏迷”必读的一本书。

  赵进在网络上的人气很高,网友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关河或者老关。 笔名“关河五十州”取自夏万春的一首诗:“三年武士一年狱,失关河五十州”。

  老关说,他被诗中绝望、无助、慷慨、悲壮的历史情结深深打动。 恰巧他住处旁边的河叫关河,是旧城墙下的界河,于是“关河五”“十洲”取代了他的本名“赵金”,他就被称为“赵金”。 “十多年来。

  老牛精选

  《战神粟裕》、《统帅刘伯承》

  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

  点击下图直接购买

   图片/

  刘伯承:“一龙下凡”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刘伯承是一位具有革命者的智慧、军事家的谋略、学者的风范的杰出领袖。 刘伯承一生指挥战斗无数,身负九处负伤,失去右眼,屡立奇功。

  红军长征时,背后有数十万追兵,前面有金沙江天险。 许多人担心部队无法渡河。 然而,毛泽东却风趣地说:“朱德同志说,四川说刘伯承乘龙下凡,河水怎能阻止龙呢?他会带我们去的!” 刘伯承不负众望,让大军安全渡河。

   图片/

  萧克将军曾这样评价刘伯承元帅:“军事评论家一直认为,一个好的军事家应该有带兵、练兵、用兵的能力,伯承同志就是这样的全才。”

  培养将军之道,在于与官兵同甘共苦

   “夏天不扇扇子,下雨天就打不开屋顶。” 刘帅与将士同甘共苦,深知为将之道。

  抗战爆发后,第129师在陕西省三原县举行宣誓大会。 当时,军队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山顶主义。 由原红四方面军改编而来的129师,大​​部分官兵对红一方面军师长刘伯承都不是很熟悉; 会议还要举行更换国民党军帽、军徽的仪式,士兵们心里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再加上会议当天突然下起大雨,大家更加不满。

  大会上,满身战伤的四十五岁师长刘伯承在大雨中挺立动员。 警卫给他穿上雨衣,却被他推开了。

  这是刘帅送给部下最珍贵的礼物:坚韧的军事意志和积极与官兵同甘共苦的精神。 刘帅的人格魅力立即感染并征服了全体官兵。

  胜不贪功,败不自责。

   1937年,第129师首次进入山西前线时,成功进攻阳明堡。 全师上下都欢欣鼓舞。 此时,其第771团因疏忽警惕,在娘子关东南七根村被敌优势兵力包围。 遭受了一定的损失。 刘帅得知后,冒险带领少量人员解围。 随后,他迅速向中央军委写了检讨,主动承担责任。

  毛泽东非常生气。 他在全军范围内发出严厉批评129师的通函,差点让刘帅名声大噪。 事实上,毛泽东并不了解整个情况,他的批评过于严厉。 刘帅没有为自己辩护,而是承担了全部责任。 了解内幕的师参谋长李达将军将永远铭记师长勇于担当的精神。

   图片/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徒步渡过淮河的情景

  在前线,不躲避子弹是指挥官的大忌。 刘帅经常批评他的将领忘记了指挥员的职责,在战斗前线实行个人英雄主义,但实际上他为了收集第一手资料和鼓舞士气而经常触犯禁忌。

   1946年9月,刘邓部队离开太行山后的第一场激战——大阳湖战役,以及1947年刘邓部队千里跃进大别山强渡汝河的战斗,刘伯承出现在战斗的第一线,成为了前线。 指挥官们“最头疼”的问题。 刘帅经常根据手头的情况及时调整行动计划,减少军事行动的盲目性; 同时,刘帅的每次出现,都会深深激励和激励战士们克服一切困难,英勇杀敌,勇往直前。

  高瞻远瞩,潜心研究游击战争

   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华北的抗日游击队正在用小炮攻击日本侵略者。

  早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时,他就认为中国国内游击战争潜力巨大,致力于游击战争研究。 抗战爆发后,当许多高级将领并不完全认同毛泽东的游击战争策略时,刘伯承在实际行动上已与毛泽东不谋​​而合。

  刘伯承总是说的少,做的多。 为了提高各级指挥员在游击战争中的实际指挥能力,刘伯承总是起草题目,要求手下将领去做。

   771团在七根村受损后,刘帅亲自前往七根村观察地形。 这是日军从河北进攻山西平定城的必由之路。 他下定决心战斗,并将详细的作战部署交给了旅长陈赓。 1937年10月26日,陈赓指挥第772团取得七根村伏击战胜利。

  正当陈赓准备放弃时,刘帅命令他再次伏击七根村日军,理由是“兵不厌诈”。 两天后,陈赓果然在七根村再次取得伏击胜利。

  很快,刘帅根据情报,在日军侵入昔阳的唯一地点黄崖地谷设下埋伏,并指定771团团长徐慎基将军全面指挥。 11月2日,第771团在黄崖地谷成功伏击日军,一扫首战失利的阴霾。

   图片/

  第129师副师长徐向前亲自指挥响塘铺伏击战。

   1938年3月31日,刘帅建议副师长徐向前指挥部队在东阳关与歙县之间的响塘铺伏击敌人。 曾在红四方面军指挥过大规模正规战斗的徐帅,经过长期的观察,变得善于运用游击战。 他一举击毁敌车181辆,创下了八路军一次战斗击毁日军车辆最多的纪录,成为伏击战的佼佼者。 经典的战斗例子之一。

  用人无疑,让“狂人”将军立下非凡功绩

   “不管是黄猫还是黑猫,只要能咬到老鼠就是好猫。” 这是刘帅经常引用的口头禅。 刘帅用兵不拘一格,用将不拘一格。 他特别主张培养将领的独立思考和作战能力。

   1948年7月,刘、邓军决定分兵进攻襄阳。 襄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与汉水对岸的樊城形成一角。 这里依山傍水,易守难攻。 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军,也在襄阳城下屡屡受挫。 蒋介石深知襄阳的战略意义,派特务头子康泽驻守襄阳。 康泽到达襄阳后,采用“守襄阳,必守山”的古训,修筑了大量山地工事。

  刘伯承选定的攻击者是第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 红四方面军出身的王近山,绰号“王疯子”。 然而仅仅靠疯狂还不足以击败襄阳,不少人对王近山产生了怀疑。

  刘伯承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信心。 1943年,刘伯承命令王近山率太岳军区一个团返回延安保卫党中央。

  送行王近山时,旅长陈赓指示:“尽快赶往延安,途中不会发生战斗。” 当王近山一行路过洪洞县寒略村时,仍果断缴获战机,歼灭了驻华北日本军官组织的一个组织。 “战地守望组。”

  敌少将旅旅长以下120余名军官除3人外,全部歼灭。 日军当时的全面“扫荡”计划也被打乱。 王近山到达延安后,毛泽东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我早就听说红四军的‘狂人’王现在变成了吴下阿门!”

  确实,经过刘帅八年的磨练,王近山已经成为一名勇猛、智谋兼备的将军。

   图片/

  所以,刘伯承稳坐中央军帐,放任王近山去襄阳城闹事。 王近山到达襄阳郊外后,决定打破常规,采取出山攻城的方案。 他会以小股监视山顶上的敌人,并以主力直击襄阳城。 将计划报告给刘邓,刘伯承笑道:“襄阳已经在我手里了!” 7月9日,第6纵队攻城,仅用一周时间就攻克了蒙古人花了多年时间才攻克的襄阳城。 战后,刘帅议论其功,嘉奖他:“襄阳围城战中,王近山指挥的第六纵队发挥了主导作用。”

  《刘伯承》深入解读了刘伯承一代“军神”的战场生涯。 这是一部描写刘伯承军事生涯的优秀传记。 许多段落色彩丰富,读起来酣畅淋漓,代入感和关联性很强。 可读性。

  尤其是对刘伯承指挥艺术的描写,如先谋后动、高瞻远瞩、注重战术细节、关心部下、强调敌我伤亡比例的“战争经济学”等等,极其精彩,常常刷新人们对战争历史的认知。 普遍的认知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战神粟裕亲手创造了五个军事奇迹

   图片/

  苏宇,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原名苏多珍、苏知宇,侗族,湖南会同人。 中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将军之首。

  粟裕参加了历次反“围剿”和全部五次反“围剿”战争。 主要指挥了高邮战役、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 、渡江之战、淞沪之战等

   1955年9月27日,粟裕被授予上将军衔,并被授予一级八月一日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被誉为军事史上“战神”的粟裕在战争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苏中之战,七战七胜。 粟裕将他的军事才能发挥到了极致,让人捉摸不透。

  孟良崮之战,俗话说猛虎拔牙,素有“百万兵中取将军头”之称。

  他指挥的淮海战役震惊了世界,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命运。

  毛泽东说粟裕最会打仗! 朱德称他为“年轻的战术家”。 就连自尊心很高的林彪也将粟裕视为天才战士,并评价他:粟裕可以与神战。 他在世界大战中创造了5个奇迹,任何一个奇迹都令人惊叹。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它们是哪五个奇迹。

  第一,以战养战。

  在古代,行军、战争往往都是靠打仗来支撑战斗的。 那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不高。 但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这种策略逐渐不再适应现代战争。 然而粟裕却奇迹般地捡起了它,并在江苏中部、鲁南、莱芜、孟良崮等一系列地方发挥了威力。

   图片/

  淮海战役中,华野部队部分使用了豫东战役中缴获的惊人装备和物资。 当时解放军没有美国的支持,只能依靠运输大队长蒋先生帮忙。 但粟裕却靠着以战养战的策略,将华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把兵法掌握得淋漓尽致。

  其次,张灵甫在两面夹击下被淘汰。

  在中国战争史上,乃至世界战争史上,很少有像孟良崮之战这样的奇迹。 这是我军在夹击下完成的一场歼灭战。 当时的场景是,张灵甫认为自己战斗取得了胜利,74师火力强大,于是想出了中心开花策略。

  没想到,粟裕和陈毅在敌人重兵团被完全包围之前,就用黑虎食心战略彻底消灭了第74师。 敌将张灵甫也被当场击毙。

   图片/

  三、孤军深入歼灭战

  豫东战役是华东野战军打的最艰苦的一场战役。 粟裕率部以少胜多,三战皆胜,每战都是神一般的表现。

  国民党对手有三个军团,总共二十五万人,而粟裕只有二十万人。 但他却能主动放弃开封,上演一出出外救援的好戏,最终活捉了欧寿年。

  欧寿年被围困后,蒋介石非常愤怒,命黄百涛前去救援。 然而粟裕却趁着黄百涛路途遥远,将他围困在地丘店。 此战之后,中国军队一共被歼灭了九万,使他们在中原战场上失去了主动进攻的能力。

   图片/

  四、六十万至八十万的淮海之战

  人们说,战神苏宇或许就是从那一战开始的。

  淮海战役初期,我军在人数和武器装备上均处于劣势,但粟裕凭借高超的指挥技巧,将劣势转为优势。

  淮海战役是粟裕在中央建议下发动的。 这场战斗虽然是中业和华业联手打的,但大部分战斗都是华业打的。 淮海战役历时两个多月,全歼蒋介石在北方最大的军事集团,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为随后的渡江战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上海决战

  上海之战很难打,因为它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我们不想用重型武器把它炸成废墟。 国民党又在上海部署了三十万重兵,有军舰作掩护,我们却完好无损地占领了上海。 这无疑是一个战争奇迹。

  苏宇这么做了。 他暂时没有对市区发动攻击。 而是将攻击重点放在上海外围,阻止国民党急于向上海运送物资,迫使唐恩伯分兵防守。 然后进攻市区,采用军事和政治相结合的方法,最终解放了上海。

  这就是粟裕的军事天才。 难怪人们称他为苏宇战神。 1955年授衔时,他当之无愧地成为新中国十大将军。 他身上所展现出的老一辈革命家的智慧和睿智值得我们学习。

   图片/

  观和师叔撰写的《战神粟裕》用详尽的史料和简洁的语言,冷静客观地剖析了战神粟裕在战场上的血与火的战争场面,永远定格了开国将军的经历。共和国。 历史图景上。

  作者以全新的文笔、全新的视角,深度揭示了战神粟裕的军旅生涯,给大家带来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 该书创下了20万册的畅销记录。 也是“玉米面”、“关河面”必读的一本书。

   图片/

  将军是士兵生命的主人,是克敌制胜的利器。 一个勇猛、足智多谋、善攻善守的将领,才能带领一支能打胜仗的队伍。 相反,那些仗着普通人的勇猛而鲁莽行事的将领,只会让自己的官兵送上性命,又怎么能打赢这场仗呢?

  一位从战场上下来的老兵说得好:“战时,有能打仗的将军是福气,打东南、西北、西北,就能少流血打胜仗,学到一招很多。” 能力。 否则,就跟着自己***吧,也不知道怎么死。”

   “勇敢并提出问题将导致胜利;明智而计划将导致成功。”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指挥员都要把古今中外的军事战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落实于战斗。 只有这样,才能带领人民军队加强国防、震慑敌人。

  经过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和四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推翻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

  这里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革命先辈们的共同努力和奉献。 他们都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今天,通过这两位军事将领的传记,让我们再次感受战场的紧张与残酷,领略战术大师之间的精彩对决,再次缅怀两位共和国开国将军的军旅生活!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