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世界历史故事 > 世界历史故事

故事中的中国看历史深处代代相传的红色血液的

admin2023-12-20中国历史故事人已围观

简介◆《故事里的中国》第一集主要讲述七一勋章获得者之一瞿独一的人生故事。图为海报 饶曙光 一个世纪的历史转眼就过去了,但一百岁的中国共产党在这短短的一百年里留下了太多值

◆《故事里的中国》第一集主要讲述“七一勋章”获得者之一瞿独一的人生故事。图为海报

饶曙光

一个世纪的历史转眼就过去了,但一百岁的中国共产党在这短短的一百年里留下了太多值得铭记的故事。 继前两季节目好评如潮后,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央视创意传媒、中国国家话剧院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再次回归。 第三季节目延续前两季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宗旨,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围绕建党一百周年主题,聚焦“七一勋章”和“时代模范”获得者,讲述了继承性、代表性、典型性、传播性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故事。

党和人民数百年奋斗历程,谱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壮丽的史诗。 在建党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故事里的中国》第三季深入挖掘众多代表党员的人生故事,还原历史场景,从新时代出发,构建一个新时代的中国。新时代栋梁与历史英雄榜样之间的艺术桥梁。 ,让不同时期的传承故事相互呼应,用党员的亲身经历勾勒出闪亮的百年党史。

创新节目形式,时空对话传承红色基因

《故事里的中国》第三季,节目组在形式上首创了“双主角+双时空+双舞台”的新模式,成为节目的亮点之一。

节目以“瞿秋白/瞿独一”、“李大钊/李红塔”、“彭湃/彭世录”、“江姐/张桂梅”等新时代榜样来架构每期的故事内容。 每期都讲述了一位当代优秀共产党员与他对应的党史历史人物的故事,推动一场时空对话。

节目第一集主要讲述与党同龄的“七一勋章”获得者之一曲独一的人生故事。 1921年出生,作为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女儿,作为1949年用俄语向世界播报新中国成立消息的党报记者,瞿独一与中国共产党同行他的一生。

为了丰富内容,让观众深入直观地体验故事的情感,节目组设置了多个环节,包括安排曲独一在线直播对话、邀请亲朋好友、晚辈和老人等。朋友们分享她的故事。 生活故事等。历史不是书本上写的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人写下的活生生的现实。 一切经历者、见证者和珍贵历史文物的记述,都能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曲独一一百年来走过的红色人生之路。

同时,为了进一步还原历史场景,节目组在采访之外开辟了第二个场景。 老中青三代实力派演员加盟,依托国家话剧院的戏剧指导,为观众还原了瞿独一如何在父亲的影响下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过程。

演员们对人物命运的理解,对人物情感的诠释,都不乏。 无论是饰演老年瞿独一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谢芳,还是饰演瞿秋白的青年演员陈晓,又或是饰演青年瞿独一的关晓彤,都全身心投入戏剧故事,他们精彩的表演带领观众回到历史。 在内心深处,专注于风雨岁月的故事。

同样值得一读的还有《故事中的中国》创新的舞台呈现。 节目将舞台划分为多个空间,让不同时空的人物故事被置于同一个场景中。 通过舞台的语言,代代传递着红色血液的延续——瞿独一在瞿秋白影响下的成长经历,就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 过去家人教导的一切,让他继续走在人生的红色路上。 曲笃义; 而在家庭范围之外,瞿独一作为一个缩影,也代表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传承红色基因的蓝图。 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懈追求和传承,中国共产党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节目第一期播出后仅一周,曲独一就去世了。 《故事里的中国》记录了一位百岁老人最后的珍贵影像,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我们“红色影像库”的档案。 同时,它用艺术手法让无数观众深深记住了这位“7月1日勋章”获得者。 经过。

以文艺作品为索引,呈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辉煌

《故事中的中国》主创精心创作节目,搜集详实史料,真诚走访历史见证人,以时空对话的形式打造出一部兼具诚意和视听体验的佳作。 在创新之前,赋予节目最坚实基础的无疑是故事中主角们的真实生活经历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由此,节目“隐形”的主角呼之欲出,即通过故事讲述和艺术演绎,呈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光辉。

以第一集为例,节目的形式不仅采用了现在与历史的双线模式,而且故事结构也有明暗线相互交织。 主线讲述瞿独一,支线则传递瞿独一的父亲——烈士瞿秋白和早期中国共产党发展的故事。 将人物置于历史坐标上,这不仅仅是个人经历,而是个体生命融入国家命运的历史叙事。 而在整个过程中,充当“旁白”的就是不断反复出现、被无数人传唱的《国际歌》。

节目开头的视频是曲独一和他的朋友们在获得“7月1日勋章”后的合唱。 他们用俄语演绎的《国际歌》开启了这首歌在中国的百年之旅。 作为《国际歌》最早的译者,瞿秋白烈士将自己的革命热情和共产主义信念寄托在这首歌中。 无论是在国内艰苦的革命环境中,还是在远离祖国的莫斯科,还是在生命的最后被叛徒出卖,英勇走向刑场时,这首歌不断响起,《国际》,凝聚了一位怀揣共产主义理想的伟大共产主义者最深沉的呼唤。

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在革命暗流中奋斗的瞿独一,自然继承了“好父亲”的遗志,将《国际歌》牢牢地刻在了自己的生命里。 从小时候与父母相处的短暂温馨,到父亲去世的绝望时刻,再到回国后被监禁和折磨的危急时刻,再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遍全世界俄文《国际歌》陪伴曲独一老人走过了人生的每一个时期,即使过去一百年,依然记忆犹新。 更重要的是,在今天的中华大地上,《国际歌》依然响彻天空。 “从不相信救世主”的中国人民正在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谱写中华民族新的史诗。

在后续节目中,“七月一号奖章”获得者李红塔的篇章将与观众见面。 《故事里的中国》借用电视剧《觉醒的时代》和李红塔的节选,勾勒出李大钊、李保华、李红塔三代人用红绳连在一起,革命者传承初心的岁月。大钊的《青春》作为故事的索引。 通过通俗的艺术演绎,伟大的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将闪耀在银幕上。

《故事里的中国》第三季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后开播。 这是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时代背景。 为此,节目中构建的创新对话场景和生动的“历史与现实”故事,呼应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号召——不忘昨天的苦难和辉煌,不负今天的使命,并不辜负明天。 伟大的梦想。

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盼,不辜负百年党的深厚积淀,《故事里的中国》第三季以艺术整体格局,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养分,展望未来。新百年奋斗。 历史是人们书写的,经典是此刻创造的。 用新颖的电视艺术激励大众跑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这也是新征程上公共艺术创作的应有之义。

(作者为电影理论家、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