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神话故事 > 神话故事

在秦城监狱的最后岁月

admin2024-01-22中国历史故事人已围观

简介的结束,让秦城监狱也和全国一样换了天地。不仅那些被错打成和反的囚犯一个个出了监狱,监狱里那些由控制的派们,也一夜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随即,又一批重要嫌犯被送进秦城监

“”的结束,让秦城监狱也和全国一样“换了天地”。不仅那些被错打成和“反”的“囚犯”一个个出了监狱,监狱里那些由“”控制的“派”们,也一夜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随即,又一批重要嫌犯被送进秦城监狱——“”反集团的主犯。另外,秦城监狱里还有此前被关进来的反集团的主犯。


办案人员与犯人同吃同住


1980年3月底,时任浙江省委、省会副主任的王芳接到的一封密电,要他去参加预审“”的工作。由于案件特殊,中央决定预审组住进秦城监狱,就在监狱内审。


一个月后,王芳来到秦城监狱。据他在后来出版的回忆录中记述,当时除了中央高层领导之外,全体预审人员都住进了监舍,每人一间。他们在监狱的大伙房用餐,开始了与犯人同吃同住的办案生活。


依法审判、为首的两个反集团(以下简称“两案”),是共

 

和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审判。预审组对在押的“”干将毛远新、王力、关锋、戚本禹、迟群、谢静宜、金祖敏等7名嫌犯,同时展开了侦查预审。因为人手不够,又从北京、上海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公安政法机关,分两批抽调人员,充实预审干部,总数达到170人。根据时任中央政法委的彭真的意见,决定分6个预审组:一组负责审,二组负责审张春桥,三组负责审王洪文,四组负责审姚文元,五组负责审毛远新,六组负责审陈伯达。王芳担任二组组长。


张春桥是“两案”主犯中最难对付的人。王芳回忆说,1980年6月,预审组开始提审张春桥。在宣布完中央责令由依法审理他的决定后,张春桥有气无力地说:“我不是反。”停一下又说:“你讲的我都不接受,我没有违反你这个法。”此后,他便一声不响,要他在预审笔录上签字,他也不签。



到9月预审结束时,张春桥一共被提审11次,但他始终“牙关紧闭”。针对他以沉默对抗预审的态度,预审组采取了揭露性的预审方法,揭露其所犯下的罪行和玩弄的阴谋手段,完整地记入预

 

审笔录,构成法律文书。


与张春桥相反,在谈话或预审中,总是喋喋不休。王洪文、姚文元、陈伯达等人,虽能交代问题,但往往是避重就轻,竭力推脱罪责。姚文元常常只认错不认罪。预审组工作即将结束时,审判委员会决定对、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江腾蛟等10名主犯提起公诉。

喜怒无常的“7604”


应该算是关押在秦城监狱里最著名的女犯了。


为了看管“两案”的要犯,秦城监狱专门成立了共和国第一支“武装干部大队”,从全国13个省抽调了300多人。其中由22个女兵组成的独立分队,专门负责对203监区“7604”号犯人的看管、提审、押送工作(秦城监狱原来不设女看守)。“7604”就是在秦城监狱的编号。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