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世界历史故事 > 世界历史故事

中国近现代史的四个时期

admin2024-01-25中国历史故事人已围观

简介中国近现代史的四个时期 1、过渡时期(1949年10月至1956年12月)从新民主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政治:完成土改运动,和平解放西藏。 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完成一五计划,初

中国近现代史的四个时期

1、过渡时期(1949年10月至1956年12月)——从新民主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政治:完成土改运动,和平解放西藏。

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完成“一五”计划,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

外交: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一边倒”的方针旨在促进经济复苏。

二、曲折发展时期(1956年—1966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政治: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经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使经济建设遭受严重挫折。

外交:抵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压力,与发展中国家建立友好外交关系。

三、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严重错误

政治:中央领导人错误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认为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敌我阶级矛盾,发动文化大革命运动。

经济:工农业生产秩序被破坏。

外交: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

4、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重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经济:国内改革,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

外交: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中国现代史_中国现代史史实_中国历史现代史

扩展信息:

新中国过渡时期,为了巩固新政权,我国逐步建立了包括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在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经过三次重大变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在曲折的发展时期(1956-1966年),1958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提出了“全力以赴,争创一流,更快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且更加经济”。

在实践中,我们往往倾向于多、快,从而忽视了客观规律,出现了左倾、冒险的思想。 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遭遇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困难。

十年文化大革命(1966-1976),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被造反派夺取、瘫痪。

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1973年和1975年,在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领导下,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反弹。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1978年至今),中国共产党于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拨乱反正,转移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该政策被提出并成功实施。

结论:作出符合国情的认识和决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否则现代化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参考: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的划分

中国近代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1949--1956过渡期;

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曲折的前进时期;

1976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是指哪一年到哪一年? 2. 分别列出中国近代史的四个时期,并写出您到达的年份。

1、1949年至1956年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2.中国近代史的四个时期。

1、过渡时期(1949年10月至1956年12月)——从新民主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政治:完成土改运动,和平解放西藏。

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完成“一五”计划,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

外交: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一边倒”的方针旨在促进经济复苏。

二、曲折发展时期(1956年—1966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政治: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经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使经济建设遭受严重挫折。

外交:抵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压力,与发展中国家建立友好外交关系。

三、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严重错误

政治:中央领导人错误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认为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敌我阶级矛盾,发动文化大革命运动。

经济:工农业生产秩序被破坏。

外交: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

4、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重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经济:国内改革,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

外交: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3、1956年12月,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中国现代史史实_中国现代史_中国历史现代史

扩展信息: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经历了长期动乱和战乱,社会矛盾尖锐,经济水平落后,货币贬值,交通不便。 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建立了完全模仿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共产主义社会。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作战。 经过五次大规模交锋,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1953年7月27日,双方签署停战协定。

1951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正式和平“解放”。 至此,除台湾等一些岛屿、香港、澳门等地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

20世纪50年代初,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农村土地集体化和社会改革。 新政府成功抑制了通货膨胀,重振了经济,建立了被战争严重破坏的工业体系,因而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广泛支持。

中国共产党对当时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共产党赢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政府根据党的政策灵活应对,党的基层组织深入基层。中下层劳动者、妇女等群众。

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逐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到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参考:百度百科-社会主义转型时期

中国近现代史各时期的问题如下

过渡期(我不知道如何定义这个过渡期,暂定三大转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注:在此之前,1949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 ……《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会议还决定了首都、国旗、国歌、采用公元历、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同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到1952年底,大陆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伊纳佩。 阿旺晋美首席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进行谈判,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同年9月,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

1953年,实施“一五”计划,鞍山钢铁公司轧钢厂建成投产。 到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重工业、军工企业相继建成投产。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同年,开始了三大变革(农业、手工业以及1956年的资本主义工商业)

1954年9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年底,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的任务。 我国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今仍是)(这一点非常重要!)

过渡期结束了...作者给我积分,我继续回答...谢谢

我对“社会主义全面建设起步时期”不是很清楚,因为文化大革命是在三大转型之后的几年内发生的,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提出的。 唯一符合的就是中共八大召开了……我还没看懂。

中国近代史分为几个阶段

1949年至1956年的社会形态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1956-今天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社会

1956年至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主题是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

1976年至1978年两年的漂泊期

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

中国的近代史才刚刚开始,说分成几个阶段有点奇怪~~历史浪潮,风云变幻,时间太短了。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部

中国近代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1949-1956过渡期;

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曲折的前进时期;

1976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可分为哪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民主革命阶段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第二阶段是十年探索、十年建设期

文革第三阶段十年动乱

社会主义建设第四阶段新时期

中国历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四个阶段分为原始社会、中国古代史、近代史、近代史。

1、首先是原始社会,即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原始社会。 考证的数据应从最早的集体化聚落河姆渡、半坡开始,一直到大禹建立夏朝。 没有确切的时间来检查这一部分。

2、第二个是古代历史,从大禹建立夏朝到1840年鸦片战争。夏商时期中国是奴隶社会。 从周文王的分封制度进入封建社会。 这是古代历史上阶级的开始。

3、第三是近代史。 从1840年中英《南京条约》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近代史就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与瓦解的过程。

4.第四个是近代史。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人民在中共中央四代领导人的领导下,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中国现代史史实_中国历史现代史_中国现代史

扩展信息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达,经济规模长期领先世界。 历史上,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战争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经济通常与王朝的兴衰周期相同。

自明代以来(明初实行海禁,后来隆庆开放允许私人私售东西)。 自清代以来,中国一直坚持农业经济,而同期西方世界率先实现了工业革命,中国经济落后于西方。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原有保守的农业经济制度受到西方世界的极大挑战。

中国模仿西方发展工业的过程,从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到抗日战争前夕,尽管受到内外因素的多重干扰,仍顺利发展。 从此,直至甲午战争和国共战争结束,中国开始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邓小平政府宣布实行改革开放,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近年来至2010年,中国GDP超过7.2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

但人均GDP仍处于世界中等水平(第89位),并逐渐受到资源约束和贫富差距拉大的制约。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省份中,广东是经济实力最强、GDP最高的省份,浙江是最富裕、人均收入最高的省份。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