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神话故事 > 从起居注看康熙为政风格品性仁慈 政尚宽平

从起居注看康熙为政风格品性仁慈 政尚宽平

核心提示:作为记录康熙帝言行最为原始的文献,从《康熙起居注》中不难发现其勤政爱民、黜虚求实、崇尚清廉以及知人善任等为政风格和用人策略。

本文摘自:《中国文化报》2012年8月6日,作者:沈胜群,原题:从《康熙起居注》看康熙帝为政风格

康熙帝在位61年间,以其文治武功、学识品格结束了清初以来的内乱外患,奠定了清朝此后两个世纪的统治基础,开创了为人称道的康乾盛世[注: “康乾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长达115年。]。作为记录康熙帝言行最为原始的文献,《康熙起居注》中皇帝上谕、官员奏对及君臣对话等记载为我们研究康熙帝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从中不难发现其勤政爱民、黜虚求实、崇尚清廉以及知人善任等为政风格和用人策略。

刻苦学习勤政求实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勤政皇帝,这一方面表现在“经筵日讲”上,另一方面则见诸于国家治理和日常政务处理上。康熙帝在勤政的同时,还把“务实”二字贯穿其中,力求学问之实和政务之实。wWw.LSqn.Cn

经筵日讲是皇帝接受教育与自我学习的一种手段,对其增长知识才干、敦励品行修养、丰富治国之略有很大帮助。对此,康熙帝青年时就非常重视,定期举行经筵大典,即使在三藩为乱时亦不曾因军务而间断。相比仪式隆重、次数受限的经筵,日讲起初是隔日而讲,后改为日日进讲。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乱起,“翰林院诸臣,以几务殷繁,请间日一进讲”,但康熙帝坚持每日进讲。二十二年八月,康熙帝又改变进讲时间,他指出:“每日进讲在各衙门启奏之后,不免太迟,嗣后改于启奏前进讲,可以从容多读数条,实为有益。”

康熙帝勤于典学始终如一,其在政务处理上更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乾清门是他日常听政并处理政务的主要地点,起居注官记载:“上每日御门,不遑进膳,听理机务,輙至日中。”御门听政之后,康熙帝还要批阅大量奏章。每出巡外地,他下令每隔3天,必须将奏章送到巡视之地。二十三年(1684年)十月十五日,康熙帝南巡至山东沂州(今临沂),见奏章未及时送到,“坐待至二鼓(晚9时至11时),数问本章到否”,后奏章四鼓(凌晨1时至3时)到,他起身详细批阅,直至天亮,才处理完毕。

起居注中有诸多描述康熙帝御门听政的神态与言语,如“上沉思良久”“过三四日来奏,俟朕思之”等,既表现了他处理政务时的沉稳与冷静,又显示出其为政的仔细与谨慎。法国传教士白晋也指出:“甚至在特别接见时,他也询问多,极少首先发表自己的意见。他倾听别人所讲的一切,然后在空余时加以思考。需要时,他能把自己的想法隐蔽起来。没有人比他更能严守秘密,声色不露。”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帝就大臣鲜有进谏之事谕曰:&ldquo

[1] [2] [3] 下一页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中国神话故事读书笔记四年级 初中生必听的经...
从前,在一个遥远的王国里,有一位名叫尼达次仁的小王子。尼达次仁性格古怪,城里的富户们都在为自己的儿女寻找配偶,而他的父母则对此事视而不见。这让城中的女佣人...
最简单的神话故事100字左右 闹海的哪吒世界...
李靖的儿子哪吒,生下来就像个肉球,在家中滚来滚去。李靖担心他是个妖怪,便拿剑劈开发现是一个胖娃娃。神仙现身,将这孩子收为徒弟赠予乾坤圈和混天绫。 七岁那年...
寓言故事50个 探秘古代中国神...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神话故事如同一条流淌着智慧和幻想的河流,它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以及哲学思想的理解,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黄河的故事 中国的民间故事...
我来跟你说说那些老家传得火热的经典故事吧!你知道吗,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仅是过去的回忆,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今天,我就给你介绍20个中...

强力推荐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