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的权力有多大想给妃子涨工资都不行
核心提示:到了发放官俸时,妃子们各自拿出御笔要求加薪,宫廷财务部门却一律不予理睬。妃子们郁闷地找到仁宗,当着仁宗的面将御书一一撕毁,不高兴地说:“原来使不得。”
本文来源:《老年生活报》2013年6月14日第6版,作者:卢荻秋,原题:《皇帝御书不值钱》
宋仁宗[注: 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在位期间,后宫嫔妃很久没有升迁,十分不满,便屡屡提出申请,仁宗总是说没有先例,大臣们不会答应。妃子们不信,说:“圣上出口为敕,谁敢不从?”仁宗笑着说:“你们不信,不妨试一试。”旨意下发后,大臣们果然上奏说没有依据。有的嫔妃半信半疑,仍然向仁宗讨要封赏,仁宗也不推辞,取来彩笺写上某宫某氏转任某官,妃子们开心地退去。到了发放官俸时,妃子们各自拿出御笔要求加薪,宫廷财务部门却一律不予理睬。wWW.LSqn.CN妃子们郁闷地找到仁宗,当着仁宗的面将御书一一撕毁,不高兴地说:“原来使不得。”
自古有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么,为何仁宗皇帝的“金口玉言”那样不值钱呢?
原来,当时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有个专有名词叫作“内降”,而“内降”也只有通过朝廷的审批认可才能生效。当时杜衍担任吏部侍郎,就常常不买皇帝的账,将他不认可的“内降”专门放在一个盒子里,攒到十多份就拿去还给皇帝。一次,仁宗感慨地对谏官欧阳修说:“外人知道杜衍封还内降的事吗?殊不知那些原本有求于朕却因杜衍阻拦而中止的人,要远远多于他所封还的。”
仁宗这句话可谓意味深长,表面上看他似乎对皇权受到约束而感到惆怅,实际上则是为“封还内降”阻止了更多的邀功请赏者而感到欣喜。所以,“封还内降”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看作是仁宗与朝中大臣的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配合。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珠联璧合,既让朝政按照理所当然的轨迹运行,又营造了公平、公正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