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蜀吴皇帝列表
三国历史时期。东汉末年,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并实际上以丞相的职位掌握东汉政权,取得“魏王”称号,加九锡。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继承其位,同年强迫东汉的末代皇帝献帝刘协将皇位禅让给他,建立了曹氏政权,国号“魏”,史称“曹魏”,至此东汉政权正式灭亡,三国时代正式开始。221年,以益州为根据地的刘备自立为皇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同年,割据扬州、荆州、交州等地的孙权接受曹魏政权的册封,开始称“吴王”。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建国,国号“吴”,史称“东吴”。已经事实上控制曹魏政权的司马家族于263年吞并蜀汉后,司马炎于265年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西晋于280年攻克江南的孙吴政权,正式统一中国,三国时代就此结束。 三国时的魏国(公元220年-265年),始于魏文帝曹丕,魏元帝曹奂,曹丕之父曹操虽未称帝,但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太祖,魏朝,计曹操共6帝。魏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 三国·魏国皇帝列表 魏武帝曹操 155-220 没有称帝 曹操,字孟德,175年举孝廉,任洛阳部尉,后经黄巾起义有功,官职不断提升,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昌,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曹操颁布“屯田令”,大力发展生产,为以后的魏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他任人唯贤,不断壮大势力,先后灭掉,吕布,袁术,袁召等诸侯,使“三分天下有其二”,但208年于赤壁败于孙刘联军,形成三国局面。曹于220年,时年66岁。死后被追封为魏太祖。曹操不仅是杰出的家,军事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家。 魏文帝曹丕 187-226 220年称帝 在位7年 曹丕,曹操的儿子。220年废汉献帝自立,国号“魏”。他继续推行曹操的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方针,确立了“九品中正制”。死于226年,时年40岁。 魏明帝曹睿 203-238 226年即位 在位13年 曹睿,曹丕的儿子。即位后以司马懿为大将军,多次打败蜀相诸葛亮的进攻,但他好靡奢,喜女色。魏国开始衰落。他死于239年,时年36岁。 魏齐王曹芳 232-274 239-254年 在位15年 曹芳,曹操的曾孙,曹楷的儿子。明帝无子,死后由曹芳即位。在位时被司马懿篡权,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254年,曹芳被废,274年死,时年43岁。 魏高贵乡公曹髦 241-260 254-260年 在位6年 曹髦,曹丕孙,曹霖的儿子。十四岁即位,260年,被司马昭杀死。时年19岁。留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谚语。 魏元帝曹奂 246-302 260-265年 在位6年 曹奂,曹操孙,燕王曹宇的儿子。265年被司马炎所废,被封为陈留王。死于302年,时年57岁。 蜀汉(公元221年-263年),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后主刘禅,共2帝。三国时期最弱小的国家,拥有四川,汉中,荆州等地,后关羽大意失荆州,使蜀汉地域更加狭小。 三国·蜀汉皇帝列表 昭烈帝刘备 162-223 221年称帝 在位3年 刘备,字玄德,河北涿县人。小时家境贫寒。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后,他有功,任徐州牧。后经一系列征战,取荆州,益州,汉中,与魏,吴成三国鼎立之势。221年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汉”。219年,吴蜀江陵一战孙权夺荆州,关羽败死,刘备为收复荆州,于221年发动彝陵之战,后被吴将陆逊击败,223年,刘备死于白帝城,时年62岁。托孤于诸葛亮。 后主刘禅 206-271 223-263年 在位41年 后主刘禅,刘备的儿子,为甘夫人所生,223年即位,时年17岁。刘禅虽然无能,但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汉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诸葛亮吸取了刘备的失败教训,采取联吴攻魏的方针,但诸葛亮数次伐魏,均告失败,于234年死于五丈原。后,蜀汉,国力日弱,于263年被魏国所灭。刘禅被擒到洛阳,死于271年,时年65岁。为后人留下“乐不思蜀”的笑柄。 三国时的吴国(公元222年-280年),始于吴大帝孙权,终于乌程侯孙皓,共4帝。吴国在三国中拥有地利,依靠长江天险与魏国抗衡。 三国·吴国魏国皇帝列表 吴大帝孙权 182-252 222年称帝 在位30年 吴大帝孙权,字仲谋,父孙坚,兄,孙策经征战,据有江东六郡,200年孙策死,孙权袭职,208年,于赤壁打败曹操,形成三国鼎立之势,222年,孙权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业(南京)。孙权制国有术,致使曹操也不无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死于252年,时年71岁,谥大皇帝,庙号太祖。 会稽王孙亮 243- 252年即位 在位6年 会稽王孙亮,孙权幼子,250年立为太子,252年即位时才10岁,16岁时,被权臣孙琳所废,贬为会稽王。 吴景帝孙休 234-264 258年即位 在位6年 吴景帝孙休,孙权第六子,258年即位,同年杀权臣孙琳,264年孙休死,时年30岁。 乌程侯孙皓 242-283 264年即位 在位17年 孙皓,孙权的孙子,父孙和。孙皓即位后,大修宫舍,残暴好杀,穷奢极欲,终于于280年,被晋武帝司马炎所灭,死于283年,时年42岁。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比较著名的一段时期,自赤壁之战(公元208年)起,至西晋统一中国(公元280年)止。期间,曹氏的魏国,刘氏的蜀国和孙氏的吴国三国鼎立,故而,称为三国时期。 东汉末年,董卓专权,全国各路诸侯联军伐罪。其中,作为八校尉之一的曹操也介入了伐罪。从此之后,曹操势力日益强盛,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奉汉献帝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祛除北方的袁术、吕布、张绣、袁绍等人,统一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域。公元208 年,曹操率八十余万雄师,准备一举击溃东吴孙权的势力;此时,刘备的谋士的诸葛亮力劝东吴与其联手,协力抗曹。孙权接受了诸葛亮的发起,并在赤壁一战中以火抨击溃了军力占优的曹军,而刘备则趁机篡夺了汉中与蜀地,三国大力的场面正式形成。 鲍元215年,曹操趁刘备与孙权为荆州开战之机,发兵攻占了汉中,直接威胁着刘备的蜀地。刘备与孙权和解回兵汉中,击溃曹军,并斩杀曹操上将夏侯渊。公元219年,刘备军上将关羽进攻曹操的樊城,曹操遣使与东吴同盟。孙权的上将吕蒙也发起借机袭取江陵。于是孙曹两军夹击,斩关羽于麦城。孙刘同盟被彻底毁坏,北方的大势得以缓和。次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逼献帝退位,自立为帝,国号为魏。随后,刘备与孙权分别在成都建业称帝。刘备因身为汉室宗亲,故国号仍为汉,但其仅有益州一隅之地,故称为蜀汉。 鲍元222年,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出兵大肆进攻东吴,但被东吴上将陆逊击败。刘备兵败逃至白帝城,次年病死于白帝城的永安宫。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是为蜀后主,由诸葛亮等人的辅助。为了实现刘备的遗愿,诸葛亮自蜀建兴五年至十二年(公元227—234年)六次发兵伐魏,但均告失利,本人也于公元 234 年卒于两军阵前。 此间,魏帝曹丕已于魏黄初七薨(公元226年)。其子曹睿继位,以司马懿为辅政大臣。今后,魏国大权逐渐落入司马氏手中。司马懿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家。他多次发兵汉中,与诸葛亮、姜维等蜀将交战,遏制了蜀国的北扩。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懿之子司马昭遣钟会、邓艾等数路人马伐蜀,并于当年攻占成都,后主刘禅降魏,蜀汉死亡。 魏灭蜀之后,蜀吴同盟不攻自破,吴国完全处于魏的包围之中。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帝曹奂,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的西晋王朝,司马炎是为晋武帝。此时,东吴的皇位已传于孙皓。吴主孙皓沉于逸乐,不问国事,致使司马炎大肆出兵伐吴。晋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公元280年,晋军攻克建业,孙皓面缚请降,至此西晋统一天下。 自东汉末年,由于连年战乱,使中国人口数量下降,经济水平大幅降低,而连续了近八十年的三国鼎态度面进一步加深了经济的恶化。无论蜀吴,都曾因粮食问题而不能完成其军事行动。故而,蜀汉魏氏及吴氏在其统治期间都将农业出产放于首要职位。而由于战争的需要,金属冶炼及造船等技能,在三国时期都有较大进步。可是,连年的征战毕竟耗损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较迟钝的时期。 三国鼎态度面在中国共维持了七十二年的时间,但三国时期人才众多,其中不乏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大家、雄师事家。被誉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就是以此段历史为背景写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