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神话故事 > 苏辙与苏轼的五则趣事

苏辙与苏轼的五则趣事

提起苏轼,那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即使没上过几天学的人也可以顺口诌来,这首诗就是写给他弟的。词的前面有写作该词的时间缘由: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可以看出苏轼苏辙兄弟两人的感情很好,他们之间还有一些趣事。

1、苏轼兄弟二人从小在一起读书,苏辙小时候就向其兄苏轼学习,未曾有一日相离。子由在写作上也尽量学习其兄,文风亦颇见相似之处。

苏轼早年从刘巨门下读书时,夏日在学舍与同窗陈建用、杨尧咨、乃弟苏辙做大雨联句。陈建用曰“庭松偃盖如醉”,杨尧咨曰“夏雨新凉似秋”,苏轼对曰“有客高吟拥鼻”,最后苏辙对曰“无人共吃馒头”。众皆倾倒。

2、公元1061年苏轼任凤翔府判官,苏辙将他送至郑州。这是兄弟第一次分手。子由登上高处,眺望着哥哥的乌帽随山坡的起伏而忽隐忽现的情形,顿时生出悲悯和忧伤。

苏轼在杭州3年任期届满后,即请调至密州,因当时苏辙正任职济南,两地都在山东,相距不远。公元1076年中秋之夜,子瞻由于怀念子由,而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愿望(即著名的《水调歌头》一词)。

3、“乌台诗案”期间,苏轼罹祸,苏辙欲学汉代淳于缇萦救父的典故,愿免一身官职,为兄赎罪,最后同遭惩治,被贬为监筠州盐酒税务。苏轼出狱以后,苏辙前去接狱,特捂其嘴,以示三缄其口。元佑年间,子由升为尚书右丞;子瞻又遭人排挤,乞求外任。子由连上4札,亦乞外任。

苏轼在读到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句“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后,感触很深,便与苏辙约定“夜雨对床”。后来两人在互答诗中不断提起。如苏轼曾说:“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职。”在《绝命诗两首寄子由》中又说:“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世未了因。”

但这种心愿一直未能实现。苏辙曾说:“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蹇裳先之。”幼时“游戏图书,寤寐其中,早余二人,要始是终”。“平足之爱,平生一人。”“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无良朋。”

在《东坡墓志铭》上说:“扶我则兄,诲我则师。”苏轼亦在写给好友李常的一首诗中说:“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吾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还常常说他实不如苏辙,“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由。”

4、公元1097年,苏轼被贬谪于海南儋州,苏辙被贬谪于广东雷州。农历5月11日,兄弟二人相遇于广西藤州,苏辙送苏轼出海,6月11日诀别于海滨。

苏轼作诗云:“劝我师渊明,力薄且为己。微疴坐杯酌,止酒则瘳矣。”这是苏氏兄弟的最后一次面别。其后直至子瞻病卒于常州,他们再无缘相见。子瞻卒前亦以不见子由为大憾。另据宋人笔记所载,苏轼病逝后,“二苏两房大小近百余口聚居。”

5、一天,苏轼带着年少的弟弟苏辙游巫山。山上一位老道听说神童苏轼光临,便想当面考考他。老道出了个异字同音对:“无山得似巫山好。”苏轼不假思索,立即对出下联:“何叶能如荷叶圆?”老道连连称好。

谁知,苏辙在一旁却说:“兄长的下联对得还不甚工稳,不如改一改。”苏轼问:“怎么改?”苏辙便念道:“何水能如河水清?”苏轼和老道一听,以“水”对“山”更工稳,齐声叫好。从此,苏辙也远近闻名了。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名字大全 温暖的故事灯光...
在一个安静的小镇上,有一家书店,它不仅仅是一个出售书籍的地方,而是一扇通往无限想象世界的大门。墙角放着一盏温暖的故事灯光,夜晚时分,这个灯光仿佛吸引了所有...
嫦娥奔月教案 古代笑谈穿越时...
古代笑谈:穿越时空的趣事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如同一座座古老的城堡,每一个角落都藏着故事,每一层楼都有笑声。今天,我们就带你穿越时空,一起走进那些...
嫦娥奔月的故事简述100字 朝代旋转的历史长卷
历史的轮回与文化的传承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朝代如同轮回一般相互交织,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风貌和遗产,它们共同构成了中...
历史神话故事有哪些 中国民间故事中...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民间故事如同一座座丰富多彩的宝库,它们不仅承载着人民的情感,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中,许多传说与神话就像镜子一样,映射出...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