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神话故事 > 元代中期的概况

元代中期的概况

成宗铁穆耳在位时,因汲取以前因不立皇储而导致争位的教训,首将皇储之位传给他唯一的嫡子德寿。可是,皇太子德寿却比他早夭。于是,皇位的继承权又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一)帝王宝座的第一次争夺 1。皇太子真金的政绩忽必烈早年在藩邸时,就曾经招致许多著名儒学家到其幕府中,为他讲授中原传统儒家学说,以作为治理国家的准则。同样,他在培养子孙后代时,也十分重视儒学的影响。故而,皇子真金等人,自幼就师从姚枢、窦默等儒学大师,以学习治国安民的道理。及忽必烈即位后,为了加强子孙们的素养,特命嫡长子真金出任中书令之要职,兼判枢密院之军务,以增长才干。 至元十年(1273年),忽必烈正式将真金立为皇太子。他在册文中指出:自窝阔台汗之后,因为没有明确的册立皇位继承人,致使屡屡发生蒙古帝位的争夺,有鉴于此,乃立明训。并设置宫师府,选派那些行正言恭的官僚,以辅佐皇太子。又选拔侍卫亲军万人,隶属于东宫,作为护卫。 在皇太子真金的东宫官属中,除了一直辅导他的太子赞善王恂等人之外,又将陕西名儒杨恭懿至致。真金日与诸人讲论《资治通鉴》、《贞观政要》等书,以及评论辽、金以来之帝王行事得失。由于长年受儒学家们言论的影响,真金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都能恪行其道。如当时忽必烈命在大都(今北京)营建东宫香殿,有人提议凿池引水,以仿曲水流觞之古人典故,真金即以 古有肉林酒池 为戒。及忽必烈以江西龙兴路(今江西南昌)作为太子的封地时,真金又文刻选派廉洁官吏前往治事,以安其民。 到至元十六年十月,真金受命开始亲自参与政务,又大选名儒为其僚佐,如郭祐、何玮、徐琰、马绍、杨居宽、杨仁风等,皆擢置于左右,以辅国政。 而平时,主要以 仁 字为治国之本。凡民间有被征敛、輓漕、造作、和市等名目烦扰者,一旦听说,即刻奏罢之。他对于那些以聚敛民财而得到忽必烈赏识的大臣,如阿合马、桑哥、卢世荣等,皆视若仇人,多次当面加以折辱。并称之为 国之大蠹.由于真金亲信儒臣,并坚持用 仁政 之说来治理政务,故而颇得时人之誉,以 明于听断 著称。至元二十二年,江南行御史台竟有人提出,要年事已高的忽必烈(时年已70余岁)禅位于真金。然而,真金的 仁政 也遭到许多仇视 汉法 、坚持蒙古旧俗和西域之法的 小人 的忌恨。他们借此机会激怒忽必烈,离间父子之情。忽必烈果然下令追查此事。真金自幼就体弱多病,经此一场风波,惊惧交加,遂于年底死去。 2。成宗的即位皇太子真金死后,忽必烈也十分悔恨,故而设立 皇储 之事,一直也没有再明确提出。一方面,在他的嫡子中,三位虽死,尚留有北安王那木罕,虽系幼子,仍有继承皇位的权力;另一方面,真金死后,又留有三子甘麻刺、答刺麻八刺及铁穆耳。此三人皆因皇孙之身份。亦保有竞争皇位的实力。这种局面更增加了忽必烈重新设立皇储的困难。 对于皇子那木罕而言,早在真金未被立为皇太子时,就有争夺 储位 的野心。其后,真金得到储位,他又被西北宗王的叛乱者所俘获,囚系10年之久,自然于帝位无所争夺。及至重新归朝,而真金又因 禅让 风波惊惧而死,他遂再次出来争夺 储位.却因为做得太过分,有 僣越 之嫌,再加上他以前有被俘的劣迹,而最终失去了忽必烈的宠信,成为竞争中的失败者。 而在三位皇孙之中,要选出其中的一位立为 皇储 ,也很为难。嫡长孙甘麻刺,自幼由祖母抚养,于至元中曾受命率军镇守北疆,颇得治理之术。 后又转镇云南。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封晋王,统大军,以驻守于漠北的蒙古帝国大本营,忽必烈并为其特立内史府,以示级别高于其他诸王,处于争夺 皇储 的有利地位。 甘麻刺之弟答刺麻八刺,最得其父真金的宠爱,每当忽必烈、真金等出巡上都,皆携之同往。及真金死,仍极受真金之妻和忽必烈的钟爱。本来是最有争储之望的人物,却因病于至元二十九年死去。 最小的皇孙就是铁穆耳,自幼即以仁孝著称。及其兄答刺麻八刺病故,乃更得其母的钟爱。至元三十年,受命率军镇守北疆。时辅佐大将玉昔帖木儿言于忽必烈,请授以 皇太子室 之玺印,以增加其威望。实际上,已有助其争夺帝位之意。忽必烈从之,铁穆耳遂携玺而行。 时真金之东宫旧臣完泽,在至元二十八年已官至中书省右丞相,掌握了一定的实权,自然要倾向于真金之妻、子一系。而曾受命册封真金为皇太子的大将伯颜,与铁穆耳关系也十分亲密。在忽必烈病危时,被召至京城,总制百官,自然也倾向于立铁穆耳为帝。再加上阔阔真的重要影响,她在预立 皇储 的问题上,态度极为明确。一方面,铁穆耳作为幼子,极得其钟爱;另一方面,甘麻刺自幼养于祖母,又长年镇守边地,不在身边,故而感情比较淡漠。阔阔真当然要尽力支持铁穆耳去争夺帝位。 是时,大都朝中的百官,也都倾向于立铁穆耳为帝。故而演出了一场献玺的活闹剧。时任御史中丞的大臣崔彧,忽然声称得到了一块刻有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之文的古代传国玉玺,并把它献给了阔阔真,阔阔真随即又将该玺授给了铁穆耳,以表示只有他才是真正受命于天的正统皇帝。 至元三十一年,元朝所有的贵族宗室、重要大臣,都聚集到了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举行新皇帝即位的仪式。是时,晋王甘麻刺身为嫡长孙,又占据蒙古大本营之地,握有重兵,亦颇想问鼎。故而仪式一再推延。数月之后,经大将伯颜,玉昔帖木儿等人的力争,再加上真金之妻阔阔真的扶持,皇帝的大位才最后归于铁穆耳。同年四月十五日,铁穆耳正式下诏,即位于上都大安阁,是为成宗。成宗即位后,内则听命于皇后之意,外则依靠完泽,哈剌哈孙等重要大臣的扶持,一遵世祖忽必烈的典制,无所变更。遂使社会安定,而无大乱,时称之为守成之治。在位13年。 (二)武宗入朝与仁宗继立 1。大都的宫廷成宗铁穆耳在位时,因汲取以前因不立皇储而导致争位的教训,首将皇储之位传给他唯一的嫡子德寿。可是,皇太子德寿却比他早夭。于是,皇位的继承权又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大德十一年(1307年),成宗病故,而直到临死前,也没有再将皇位的继承人确定,这就使朝中诸权贵力争夺皇位,再次展开激斗。 是时,蒙古权贵们争夺皇位的角斗场地,已经由漠北草原转移到了全国的中心大都(今北京)。宫内掌握实权的是成宗皇后卜鲁罕,她在成宗末年已经控制了宫中大权。为了继续保有她的大权,在大德十年,曾将诸宗王中最有争位实力的答剌麻八剌的后裔爱育黎拔力八达(海山的弟弟)及其母答己贬往怀州(今河南泌阳),由此结怨。她自然不愿意让海山兄弟取得皇位,那将不利于己。 于是,卜鲁罕皇后联合中书省左丞相阿忽台等人,乘宗王海山受命镇守北疆,爱育黎拔力八达等也不在京的时候,将忽必烈的另一个孙子、安西王阿难答失里迎至大都。一方面,是准备效仿太宗皇后及定宗皇后摄政称制之法,进一步控制朝政;另一方面,则准备在受到其他蒙古贵族干涉时,立阿难答失里为帝,也便于自己控制。 是时,掌握中书省实际权力的重臣哈剌哈孙,对于卜鲁罕皇后的做法不以为然,他决心将皇位转到海山兄弟手中。而哈剌哈孙的主张,也得到一部分蒙古权贵的支持。由于对拥立新帝的意见分歧极大,又无法调和,遂酿成了一场血腥的宫廷政争。 成宗死后不久,宗王阿难答失里亲来大都,卜鲁罕皇后于是催促哈剌哈孙,要行 垂帘听政 之制。而哈剌哈孙在成宗病危之时,就控制了皇宫的门卫,并将朝中大权集于一身。成宗死后,哈剌哈孙立刻采取行动,一方面,派出密使,向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发出信息,邀其兄弟火速赶到大都来。 另一方面,则在大都收缴百官印信,令其机构无法行使职权,自己又借口有病。虽然卜鲁罕皇后多次催促,皆不予理会,以此拖延时间,等候海山兄弟的到来。 同年二月,被贬居到怀州的爱育黎拔力八达得到哈刺哈孙的信息,立刻启程,以吊丧为名,与其母答己迅速赶到了大都。而海山因为路远,一时无法赶到。面对来自卜鲁罕皇后方面的压力,哈刺哈孙劝爱育黎拔力八达尽快动手,除去政敌。于是在三月初二日,爱育黎拔力八达带领武士突然入宫,将卜鲁罕之同党左丞相阿忽台、中政院使怯烈等逮捕,加以 变乱祖宗家法 的罪名,旋即诛杀。并将皇后卜鲁罕、安西王阿难答、宗王明里铁木儿(阿里不哥之子)等囚禁,取得了宫廷的胜利。 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哈刺哈孙等人的帮助下,击败了卜鲁罕皇后的势力。 是时,宗王阔阔出、牙忽都等人为防止再发生意外,皆请其早登皇基, 以正位为宜 。但是,爱育黎拔力八达执意不肯,于是遣使再至漠北,请其兄海山南下,以即皇位。 2。武宗入主元廷 其实成宗铁穆耳在位时,就对皇侄海山十分重视。大德初年,因西北宗王海都仍在不断侵扰,曾命皇叔宁王阔阔出率军出镇北边,但御敌无方。于是,命海山前往代之。海山到漠北后,立刻统领诸军,于大德四年(1300年) 八月,向海都发动,并在阔别列之地将其打败。年底,攻到按台山(今阿尔泰山)。翌年八月,再与海都大战于迭怯里古之地,将其击溃。数日后,海都大集部众,两军于合刺合塔之地展开激战,元军受挫,多亏海山亲临战阵、冲锋陷阵,方能转败为胜,全师而还。其后,海都病死,西北宗王的叛乱才告平息。海山因战功卓著,被成宗封为怀宁王。又率军西讨叛王斡罗思、也孙秃阿、秃满、明里铁木儿等, 北边悉平 。仍镇守于北疆。 及成宗死讯传来,海山乃自按台山回师。三月,到达和林。同至诸王,皆因大都宫廷成功,而劝其即位称帝。海山不听,又南下至上都,等母、弟到来,才议立帝之事。而是时,其母答己因听信阴阳家的妄言,认为海山如果即位,将有大灾临头。故此派遣使臣前到海山处,告之 阴阳家所言,运祚修短,不容不思也 。劝他将皇位让给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 海山听到母后的使者这样一说,十分生气。于是,也派出使者回复太后说:阴阳家们的言论, 茫昧难信 ,如果我的所作所为合于天道、民心,虽然只当一天皇帝,也足以名垂万世。表示出一定要当皇帝的决心。太后答己闻言愕然,见海山已亲率重兵到达上都,也就只好同意立他为帝。 同年五月,海山兄弟与众多蒙古显贵都会集到上都,于是召开 忽里台 大会。一是确定由海山继承帝位,是为武宗。二是确定了 皇储 的人选。 因为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大都的宫廷中充任了重要角色,立有大功,又得到太后答己的钟爱,故而被立为皇太子,作为帝位的合法继承人。这种 兄终弟及 的皇位传承之法,在中国历史上是较为少见的,也是在特定环境中的产物。三是处理了宫廷后所遗留的问题。经众多蒙古权贵们的讨论决定,将成宗皇后卜鲁罕废掉,并发配到东安州(今河北廊坊市)囚禁,未几赐死。并将参与政争的安西王阿难答、宗王明里铁木儿等,一并赐死。 然后,海山在上都大安阁,受百官朝贺,并发布即位诏书。 武宗在即位后,一方面,为拉拢朝中众官及拥立他称帝的蒙古权贵,而滥加封赏。遥授之官日多,赏赐之钱日增。而使国家政体日渐臃肿,财政支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这种滥封、泛赏的做法能够长期维持,武宗又仿效世祖忽必烈的办法,重设专门掌管聚敛民财的尚书省衙门。又滥发钞票,而无金帛等实物作为底金。致使物价飞涨,钞币急剧贬值。而深受其害的,自然是广大百姓。成宗时的守成之制,至此已告隳废,元朝之由盛转衰,开始,武宗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位仅5年,于至大四年(1311年)初,因荒淫过度而病故。 3。仁宗继立武宗死后,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是为仁宗。他自幼深受中原文化的薰陶,藩府中,多招有当时名儒为老师。及登基,乃尽除武宗之弊政。首先是撤销武宗所立之尚书省,将丞相脱虎脱、三主奴、平章政事乐实、右丞保八、参知政事王署等人罢官,命中书省右丞相塔恩不花等核查他们 变乱旧章,流毒百姓 的罪行,予以诛杀。其次,是将那些著名的儒臣,如程鹏飞、董士选、李谦、陈天祥、尚文、郝天挺、刘敏中、王思廉、程钜夫等人,用驿传召至大都,参与政务。特别是他的老师李孟,被授以中书平章政事之要职,言听计从。 然后,以世祖时所定成法为准,将武宗新增之官衙,滥封之官爵,尽行废去, 悉复至元旧制。 又将武宗时为增加支出而滥发之铜钱、钞币,禁止使用,令民间百姓将其交到官府,换取原来的钞币。他又听从老师李孟的建议,依照中原传统的选拔官吏之法,开科取士,由此而提倡儒学。可以说,仁宗是继世祖、真金之后的,推行 汉法治国 最有成效的帝王之一。 与真金相同,仁宗也以 仁孝 著称,对于母后答己的 懿命 ,无不听从。这就使后宫权重,嬖臣恣横。仁宗自己又颇信佛法,造寺庙,行佛事,赐施舍等等,不一而足。他的这些个人性格倾向,也直接影响了政局的发展。 虽其本意是想要大兴 汉法 ,可是却受到母后及近侍的干扰。笃信佛法,自然也和儒术相矛盾。这就使他的 汉法治国 成了虎头蛇尾的运动。而政府的实权,逐步落入了铁木迭儿等奸臣手中。 仁宗在即位后,要处理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自蒙古立国以来所始终未能妥善解决的 皇储 问题。自大德十一年(1307年)的宫廷之后,武宗登基,没有将 皇储 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仁宗,这在当时,本不合常理,只是一种特殊条件下的产物,也正因为如此,故而武宗和仁宗当时约定,如果仁宗死后, 皇储 仍须由武宗之子承袭。 仁宗对这一协定是表示同意,才得以继承皇位。 但是,仁宗在当了皇帝之后,对于先前的这个 协定 ,就开始感到不能忍受。于是决定要撕毁 协定.延祐二年(1315年)冬,仁宗先封武宗长子和世■为周王,翌年春,命其出镇云南。相随者则有武宗旧臣秃忽鲁、教化、釐日等人。当时诸人已经知道仁宗有改立 皇储 之意。十一月,和世■行至延安,辅臣教化等欲重夺皇位,于是和关中重臣阿思罕、塔察儿等相勾结,调动关中大军,准备回攻大都,重争皇位。然而,当回至河中时,军中发生内讧,塔察儿等杀掉阿思罕、教化,和世■等人遂逃往漠北草原。西北诸王察阿台等乃归附于他。 仁宗见和世■出逃,正中下怀。于是在十二月,立己子硕德八刺为皇太子,并在延祐四年闰正月,诏告天下。仁宗因皇太子年幼,乃选派儒臣段辅、郭贯等,为其辅佐。仁宗的这一 易储 做法,出于私利,遂为日后的元朝皇位之争,留下了隐患。延祐七年春,仁宗因病而亡,在位10年。 (三)南坡之变 1。铁木迭儿的专横跋扈仁宗在位时,因受皇太后宠幸而擅权一时之嬖臣,首推铁木迭儿。他连仕于世祖、成宗、武宗三朝,历任宣徽院使、江西行省平章政事、云南行省左丞相等职。至仁宗初即位时,因其得到皇太后的宠幸,特下懿旨,命其为中书省右丞相,遂掌大权。时国家财政收入虽日增,犹不足以供其支出。铁木迭儿乃在延祐初年下令,命江南官吏以清理田亩、税额为名,搜括百姓钱粮。并特派出使者,督促其事, 括田增税,苛急烦扰,……江南骚动,远近惊惧 ,江西百姓无以为生,乃在蔡五九等人的带领下,举行。铁木迭儿停止搜括。 对于铁木迭儿的害民举措,身任御史之职的众多汉官深表不满,内外诸御史台官萧拜住、杨朵儿只等40余人联名上奏章,将其,历数他占官、民田亩,收取贿赂,私敛民财等不法之事。仁宗闻奏,大为震怒,下诏命治其罪。但是铁木迭儿有恃无恐,躲到皇太后的近侍家中。不久,又复出,被任命为辅佐新册立的皇太子的重臣太子太师。 及仁宗死,硕德八剌尚未即位,铁木迭儿又受皇太后的委任,复入中书省为右丞相。于是开始对那些他罪状的大臣横加。首先,将在大都的萧拜住及杨朵儿只召至徽政院,诬以违抗皇太后旨意的罪名,予以诛杀。 然后,对时任上都留守的贺伯颜,诬以便服迎诏书,为大不敬,亦处死。又对曾任御史中丞的赵世延下毒手,抓起拷向,并数次奏请将赵处死。多亏硕德八剌有所明察,不允而罢。 自蒙古立国,直到元朝初期,其诸帝,如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蒙哥汗,乃至于世祖忽必烈,多为雄才大略的人中豪杰。故而国家大政,一出于帝王之手。大臣或有弄权者,如奥都剌合蛮、阿合马等,多则10余年,少则数年,必遭致杀身之祸。 而到了元朝中期,自成宗以下,诸帝之才略已远逊于前,而中宫之势力日增,左右朝政,一如 垂帘 称制。到仁宗时,中宫之势已凌驾于帝王之上,遂造成嬖臣弄权,横行不法,竟然擅杀大臣,帝王欲治其罪而不果。这种现象,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 铁木迭儿之胆敢如此猖獗,除了皇太后的包庇之外,他在改易皇储问题上的所作所为,也使仁宗不得不念其 功劳 ,而予以姑息,希望他能够在日后辅助年幼的硕德八剌坐稳江山。然而,历史的发展往往不尽如人意。铁木迭儿的擅权,虽然能够得到仁宗的姑息,却未必能得到新皇帝英宗的赏识。 2。英宗的新政延祐七年(1320年)三月,仁宗之子硕德八剌即帝位,是为英宗。当时的朝政大权,仍掌握在太皇太后答己及其嬖臣铁木迭儿手中。而仁宗时所任用的许多儒臣,作为抑制后党的力量,也还留在中书省,御史台等中央机构中。答己太后为排除异己势力,在英宗尚未行登基大礼时,就派徽政院使失烈门前去,请将仁宗之旧臣罢去。英宗对此十分反感,断然拒绝,声称: 且先帝旧臣,岂宜轻动?俟予即位,议于宗亲、元老,贤者任之,邪者黜之,可也。 英宗在行登基大礼后,开始着手新政的施行准备工作。他与其父仁宗一样同是崇尚儒学、大兴 汉法 的倡导者。一方面,是要不断的培植自己的势力。于是,任命开国功臣国王木华黎的后裔拜住为中书省左丞相,逐步掌握中央大权,以牵制右丞相铁木迭儿的势力。而拜住虽为蒙古勋臣之后,却极为喜好儒术,每退食,必延儒士,咨访古今礼乐刑政、治乱得失,尽日不倦。 故而深得英宗赏识,政事多由其主持。 另一方面,则要不断削弱奸党的势力。就在任命拜住为左丞相的同时,以图谋不轨的罪名,将太后嬖臣失烈门、黑驴等诛杀。不久,罢掉负责皇太后事务的徽政院,将其院使米薛迷流放到远方。又将铁木迭儿同党木八剌赶出中书省,降职到江西行省。 到至治二年(1322年)秋,铁木迭儿与太皇太后答己先后死去,敌对势力严重削弱。英宗乃命拜住为中书省右丞相,独掌大权,准备大行 儒治.他将儒臣张珪召入,任其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又征召儒臣吴元珪、王约、韩从益等同商政事,征召隐逸名儒吴澄、赵居信至京师,以兴儒学。命曹伯启、曹元用等人编定《大元通制》,颁行天下,以兴法治。 英宗为进一步肃清奸党的势力,于至治二年十二月,以冒受民田为罪名,将铁木迭儿之子八思吉思杀死,并籍没其家产。翌年二月,又将奸党刘夔、囊加台诛杀。三月,再将奸党教化等罢黜官职。五月,复将原来为铁木迭儿所立之碑毁去。不久,公布其罪状于天下,并将其家产全部籍没。 然而,太后答己与嬖臣铁木迭儿执掌朝政已有多年,其党羽遍布于中外大小官僚机构,对于英宗的新政,自然要极力反对。其代表人物,就是时任御史大夫的铁失。他利用手中的监察大权,时时与掌握中书省权力的拜住对抗。对于这种情况,英宗已有察觉,曾指出: 中书选人署事未旬日,御史台即改除之。台除者,中书亦然。 但是,由于英宗年青,缺少经验,对于这种对抗所产生的危害,认识不足,未能尽快除去祸根,反受其累。 3。南坡之变铁失虽为铁木迭儿之奸党,但在英宗一朝,始终受到重用,其行事之奸诈,由此可见。至治元年(1321年)三月,英宗命其任御史大夫,总领谏台之政,并授以军权,统领忠翊侍卫亲军。同年十一月,又命其兼领战斗力极强的左、右阿速卫亲军。这对于英宗来讲,无异于把性命交到敌人手中。翌年二月,又赐铁失父祖碑,以彰其功。然而,这些恩宠都不足以除去铁失的叛逆之心。 随着铁木迭儿的奸党陆续被英宗剪除,铁失的危机感也就日益加重。而这些尚未被英宗罢斥的奸党,也就自然要汇集到铁失的麾下,共商保存自身利益、对抗英宗新政的办法。当然,最便当、快捷的办法是发动,推翻英宗的统治。这种办法虽然危险性极大,但在迫不得已时,也只能铤而走险。 最令铁失等逆党费斟酌的事是,在杀掉英宗之后,将推举谁来担任这个国家的新首脑。以资历,威望、血统而论,武宗海山的两个儿子——和世■与图帖睦尔最占优势。但他们与太后答己及仁宗已经因皇位被夺而结下仇怨。铁失等人,皆为太后嬖臣,当年曾经参与 易皇储 的阴谋,自然不会再拥立和世■兄弟为新首脑。 除此之外,诸宗王中可入承帝位的人选,就只有晋王也孙铁木儿了。也孙铁木儿之父甘麻剌系世祖忽必烈之嫡长孙、成宗铁穆耳之兄。当年曾和铁穆耳争夺皇位继承权失败后,出镇漠北。及甘麻剌死,也孙铁木儿袭晋王之爵,仍镇守于漠北。既掌有军权,又与英宗一系有夙怨。于是,铁失等人乃与晋王亲信大臣倒剌沙相勾结,并将准备的意思转告给他。得到其默许后,遂开始放手策划逆乱的具体方案。 至治三年八月初,英宗南还大都,在上都南面的南坡(距上都三十里) 驻营,铁失与其弟宣徽使锁南,铁木迭儿之子锁南,以及逆党知枢密院事也先铁木儿、枢密副使阿散、宗王桉梯不花(武宗时被杀之安西王阿难答之弟)、月鲁铁木儿(阿难答之子)等人相联手,一面派人通知晋王也孙铁木儿,一面调遣所辖之阿速侍卫亲军,将英宗大帐包围。铁失等先杀中书省右丞相拜住,再弑杀英宗。后世称之为 南坡之变.晋王也孙铁木儿是最早得到逆乱消息的宗王,也是这次 的最大受益者。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令万人垂诞的皇位拿到手中。同年九月,逆党也先铁木儿与宗王桉梯不花将英宗生前所掌的皇帝玺印送到也孙铁木儿镇守北疆的驻地——当年成吉思汗的大斡耳朵。于是,也孙铁木儿在王府诸官及逆党的拥戴下,即位称帝,并下诏宣称: 众人商量著:大位次不宜久虚,惟我是薛禅皇帝(指忽必烈)嫡派,裕宗皇帝(指真金太子)长孙,大位次里合坐地的体例有,其余争立的哥哥,兄弟也无有 。把自己说成是当然的皇位继承人,其与逆党相勾结的劣迹,亦于此昭然。 元朝之帝王,由凭自己实力争得皇位的忽必烈,蜕变为由中宫扶立之成宗、仁宗诸帝。再蜕变,以至于由逆党所拥立之泰定帝。既然名已不正,其实力又不足以威镇诸王、勋臣,故而导致此后近十年间,皇位之人选迭更,政争纷起,甚至刀兵相见,二帝并存,胜者为王。而大臣亦借机擅权,,元朝之灭亡,于此已见其先兆。 (四)两都之战 1。泰定帝的政绩 泰定帝利用铁失等人的逆乱而取得帝位。为报答拥立之功,而对逆党加以封赏,同时又能安定其心。也先铁木儿任中书省右丞相,月鲁铁木儿袭封安西王,铁失任知枢密院事,秃满为同佥枢密院事等等。而他自己的亲信,也被委以要职,倒剌沙任中书平章政事,旭迈杰为宣政院使,完泽任知枢密院事等。为了争取更多蒙古贵族的支持,泰定帝又下令,将流徙边地及遣至远方的诸王官属等召还至京城。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安排、调整之后,泰定帝见皇位已经稳固,于是开始对逆党加以铲除。十月初,在回京的途中,将逆党也先铁木儿、完者、锁南、秃满等处死。同时,任用亲信旭迈杰出任中书省右丞相,秃忽鲁、纽泽同为御史大夫。然后,派旭迈杰、纽泽等人先回大都(今北京),将逆党之主谋铁失、失秃儿、脱火赤、章台等人逮捕,连同其子孙亲族等,一起杀掉。逆党之势力,由此翦除殆尽。不久,又将依附于逆党的宗王月鲁铁木儿、按梯不花、曲吕不花等流放到海南及奴儿干等处。 泰定帝在坐稳了大位之后,开始更张。一方面,是派出自己所信任的诸宗王镇守四方。泰定元年(1324年)三月,命宗王八剌失里出镇察罕脑儿(今内蒙古伊古昭盟乌审旗南)。六月,又命宗王阔出前往镇守畏兀之地。 到泰定三年正月,再派宗王宽彻不花镇守湖广,买奴镇守益都,八剌失里镇守兀鲁思部等处。其后,又命宗王失剌镇守北疆,铁木八不花镇守扬州,阔不花镇守陕西,等等,进一步加强自己对全国的控制。 另一方面,是对原有的各种典制加以修改,并创有一些新制。主要有以下几项。第一,为加强对中央政府的控制,于泰定元年十月下令,中书省左、右丞相等要员,每天的办公地点,从中书省的衙署移到皇宫之内,如有日常的事务,则回省中处理。如果无事,须在皇宫中与帝王相处,以讨论各种政务。翌年七月,又下令,命太傅朵台、太保秃忽鲁等重臣也每天到皇宫中来,与中书省大臣等共同商议国家大事。这种做法,颇似汉代武帝时的内朝、外朝之制,由此可以看出,泰定帝是要进一步加强皇帝的集权统治。 第二,是将天下分为18道,派遣官吏访察民情,考核吏治,审理冤狱等。 泰定二年九月,特下诏书,选出中央政府及各行省要员,如马合某、朵列秃、李家奴、阿吉剌、李处恭、齐履谦、董讷、吴秉道等10余人,分行各地,整顿地方之吏治。 第三,是废去前朝分封诸王、功臣分地内的州县长官世袭制。自成吉思汗时大行分封之制,到窝阔台汗在中原遍设 汤沐 、 投下 之邑,封地内的州县之官,多由受封贵族的亲信出任,其任免之权皆出于贵族之手,政府很少干涉。故而形成投下州县官吏多为世袭的状况。这就使得许多世袭官吏依仗贵族的信任,而横行不法,残害百姓,造成种种弊病。泰定帝废去分封地州县官的世袭特权,意在除去官吏的害民弊政。 第四,是大兴儒学。泰定元年二月,江南官吏赵简上书,请开设经筵,广招名士,为帝王及太子、王公子弟们讲授儒学。他的建议立刻得到泰定帝的支持,命朝中大臣张珪、忽都鲁都儿迷失负责其事。而请名儒吴澄、邓文原等进讲《帝范》、《资治通鉴》、《贞观政要》等书。此后,遂成定制。 泰定帝还在泰定四年七月下令,建造横渠书院,以祠宋代名儒张载。不久,又召王士熙、赵世延、傅岩起等儒臣入中书省,共同参与政务。 泰定帝在位的数年之间,整顿吏治,大兴儒学,本有中兴元朝之政的希望,却不幸天灾连年,百姓多流离失所,而自身又因病夭亡。泰定四年九月,中书省左丞相倒剌沙乃在上都立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为皇帝,改元 天顺.而是时,一股敌对势力,已在伺机而动,图谋另立新帝。一场大规模的皇位争夺战,转瞬即发。 2。大都的与泰定帝一系对抗的势力,主要由武宗的旧部下们所组成。如时任佥书枢密院事的重臣燕铁木儿,诸王满秃、阿马剌台、大宗正札鲁忽赤阔阔出等人。他们或是武宗之近亲,或是武宗的旧臣,对于仁宗的背约而改立皇子,本就极为不满,隐忍未发。及英宗被杀,泰定帝即位,任用亲信色目人倒剌沙等主管政府,就更加令其不满,乃相聚预谋,准备发动,推翻泰定帝一系的统治,重新拥立武宗之子登上皇位。 致和元年(1328年)夏,泰定帝按照惯例去上都避暑度夏,时已病危。 于是,武宗旧部们又聚在一起,商议的具体步骤。最后决定,如果泰定帝在上都病亡,就发动。随同泰定帝北去度假的宗王满秃、大宗正阔阔出等人,负责捕杀上都的泰定帝亲信大臣。而留守在大都(今北京)的燕铁木儿等人,则负责控制都城的省、院、台等重要军政机构,共同拥立武宗之子为帝。 同年七月,泰定帝果然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病亡。于是,两京的武宗旧部下都准备按照事先约定的计划行动。但是,在上都的满秃、阿马剌台、阔阔出等人的预谋不幸被倒剌沙得知。于是,将满秃等人加以逮捕,随即处死。并扶立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一说为阿剌吉八)为帝,改元 天顺.上都的计划,由此失败。 留守在大都的燕铁木儿等人,在得到泰定帝病亡的消息后,也开始按照约定的计划行动起来,燕铁木儿在征得当时留守大都的西安王阿剌忒纳失里的支持后,于八月四日率部众阿剌铁木儿、孛伦等人,占住皇宫,召集京中诸官僚,当众宣布,天下正统皇位,应当归于武宗之子, 有不顺者斩! 并立即将泰定帝之亲信重臣乌伯都剌、伯颜察儿、朵朵、王士熙、脱脱、吴秉道等人当场逮捕,关入狱中。又将省、院、台的其他官吏皆软禁在皇宫中。 燕铁木儿在控制住大都的政局后,乃派出亲信明里董阿、答里麻失里等前往江陵,迎接武宗次子图帖睦尔前来大都。又遣使到河南行省重臣伯颜处,希望他支持。伯颜也是武宗的旧部下,得到消息后,欣然从命。乃将河南官府所库存的金帛、粮草,全部取出,以供之需。又派出重兵,护卫图帖睦尔一同北上。 燕铁木儿则在大都积极筹划,准备与上都的泰定帝一方展开决战。他一方面是征调中原各地的军队,分别把守军事要塞,如居庸关、卢儿岭、白马甸、泰和岭、迁民镇、碑楼口诸处,皆遣兵守之。另一方面,则是在物质上积蓄大量的储备,如金帛、粮草、兵器等,能造就造,能集就集,作为战争的后备力量。此外,则是谎称图帖睦尔已经到达大都近郊,武宗长子和世■已率重兵南下,以此来安定人心。 是时,倒剌沙已经挫败了上都的,调集众军,向大都进发。就在这危急时刻,图帖睦尔于八月二十七日,兼程赶到大都,及时安定了人心。于是,在武宗一系与泰定帝一系之间,一场大规模的争夺皇位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自蒙古立国以来的120年间,第二次出现了两帝并立的局面,重演骨肉相残,胜者为王的惨剧。 3。两都争位天顺元年(1328年)八月二十三日,上都军马开始向大都进发。九月一日,燕铁木儿等率军北上迎敌,至居庸关。其弟撒敦率奇兵出袭已逼近到榆林的上都军马,取得胜利,又追击到怀来。隆镇卫指挥使斡都蛮也出军进攻上都军马,并在陀罗台捕获宗王灭里铁木儿、脱木赤等,押送回大都。两都之战,大都方面首战告捷。但这仅仅是个开始的好兆头,真正的恶战还在后面。 不久,上都军马果然再次向大都发动猛攻。宗王也先帖木儿、八剌马等,率辽东大军攻入迁民镇,宗王王禅则率军攻向居庸关。在这危急时刻,燕铁木儿力促图帖睦尔登上皇位,是为文宗。下诏告于天下,改元 天历 ,并指责泰定帝参预了谋杀英宗的逆乱,并声称,待到长兄和世■回到中原,则将皇位让出。 未几,王禅军攻破居庸关,直逼大口,燕铁木儿亲率大都主力军迎战,双方在榆河展开激战。王禅军被打败,退至红桥北,与增援的阿剌帖木儿、忽都帖木儿等所率军相会合,再次向大都军发动进攻,又被打败。其后,两军又在昌平南面的白浮原上数次激战,燕铁木儿军最后获得大胜, 斩首数千人,降者万余人。 王禅只身逃回上都。这次白浮原之战,是大都方面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数日之后,上都的另一支军马在孛罗帖木儿、蒙古塔失、雅失帖木儿等人的指挥下,攻破大都东北要塞古北口,直逼京城。燕铁木儿乃命其弟撒敦率军进行偷袭,自率大军随后追杀,又大败敌军,连其统帅孛罗帖木儿等也战败被俘,押回大都处死。大都方面又一次取得重大胜利。 这时,支持上都的辽东军马,已经攻占迁民镇,并进至蓟州,与脱脱木儿所率之大都军马展开激战,并且迫使大都军马退守到京东门户要地通州(今北京通县)。而宗王忽剌台所率之另一支上都军马则由京西紫荆关攻入,直逼重镇涿州。两路军马对大都军马构成了东西夹击的态势,大都的形势再度出现危急。 大都军马分兵出击。十月一日,燕铁木儿首先率军抗击东面的辽东军马,将其击退,二日,又渡过潞河,大败敌军。然后,由通州向西北转移,对攻入古北口的一支上都军马发动,大败敌军,斩杀其主帅太平,上都军马连夜逃遁。 而大都的另一支军马,在脱脱木儿的率领下,迎击已经攻至卢沟桥的上都军马。两军沿卢沟河展开激战,相持不下,脱脱木儿扬言燕铁木儿已经率重兵来援。上都军统帅忽剌台、阿剌帖木儿等见状不妙,遂撤兵西归。脱脱木儿乘势追杀,大败其军,并将阿剌帖木儿捕杀。至此,上都军马对大都的进攻,基本上被击败了。不久,燕铁木儿又在檀州(今北京密云)之南,将秃满迭儿所率之辽东军马击败,从而取得两都之战的决定性胜利。 就在两都军马连日展开激战的同时,驻守于全国各地的蒙古贵族们,也表现出不同的立场,参与了这场大厮杀。时镇守北疆的宗王八剌失里、镇守陕西的大臣也先帖木儿、镇守四川的大臣囊加台等,皆纷纷支持上都一派,或是出军攻向大都,或是公开表示拒绝服从大都方面的调遣。 而镇守在东北的蒙古军统帅不花帖木儿、宗王月鲁不花等,却起而支持大都方面,并率军乘上都兵力空虚之机,发动进攻。十月十三日,攻到上都。 倒剌沙因部下诸军尽数出攻大都,无力防守,乃出降。历时近两个月的争位激战,其胜败遂见分晓。二十二日,月鲁不花诸人,将倒剌沙等泰定帝部下押送到大都,文宗乃在宫中予以召见,并接受了代表帝王正统地位的皇帝玺印。不久,又将捕获的倒剌沙、王禅、马某沙、纽泽、撒的迷失等泰定帝党羽全部处死,使其皇位得到了巩固。 (五)文宗的再次登基 1。明宗的自立 文宗在和天顺帝阿速吉八争夺皇位的战争中,为了借助长兄和世■的军事实力,曾在即位诏书中声称,自己登上皇位,不过是出于 神器不可以久虚,天下不可以无主 的权宜之计,暂且代替长兄之职,等到长兄自漠北回来后,将把皇位让还给和世■。 然而,在燕铁木儿等大臣的鼎力相助之下,文宗并没有借助和世■的军力,就已将天顺帝击败,夺位之功,皆出于己。在这种情况下,文宗又怎么舍得将万人垂涎的帝王宝座拱手让出呢?更何况和世■与自己并不是同母的亲生兄弟,骨肉之情已很淡薄,若要让出皇位,更是极为不情愿。 此外,那些拥立文宗,并与上都天顺帝势力展开浴血激战的重臣们,在成功以后,掌握了朝中的大权,得到了新立之帝文宗的赏识,已经占有厚禄,当然不愿意再出现政局的变动,特别是,如果和世■当了皇帝,朝廷中的特权、丰厚财富,必然要进行重新分配,跟随在和世■周围的那些亲信大臣,自然会占去大部分的 利益 ,这也是大都众官僚们所不能接受的。 然而,在之初,出于局势所迫而发布的 诏书 ,已是天下人皆知,覆水难收。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文宗在成功,剿除天顺帝势力之后,于天历元年(1328年)十一月下旬,派出亲信哈散、撒迪等,前往漠北,迎接长兄回朝,大概是准备当和世■回来后,再从中作一些 手脚.对于文宗派使臣前来接驾,和世■并不抱有美妙的幻想。但是,他周围的宗王们、大臣们却都想借这一机会入主朝廷,瓜分厚禄,于是极力劝其南归。和世■一方面是不愿违背众多部下的企望,另一方面又有漠北大军随行,有恃无恐,遂决定接受文宗之邀,乃率众臣、诸军,从漠北南归。 翌年正月底,撒迪等来到和世■行帐处,向他表示了文宗迎立之意,和世■乃顺水推舟,不等回到都城,就在和宁(今蒙古共和国哈剌和林)之北,举行了登位大礼,将早在近10年前就应该由他继承的皇权握在了手中,是为明宗。然后,命撒迪先回大都(今北京),向文宗报告这一消息。并且,派遣亲信孛罗、铁住等人也赶回大都,察探那里的局势。 明宗自立为帝的这一做法确实高明,不管文宗的让位是真情还是假意,自己先登基,制造了一个既成事实,文宗就是想反悔,也已经来不及。这大概是远在大都的文宗及其手下诸臣所始料不及的。于是,只得假戏真作,继续将禅让的闹剧演下去。 同年三月,文宗派遣最精明强干的重臣燕铁木儿来到漠北,在洁坚察罕之地见到明宗。表面上,是带来了作为帝王正统标志的皇帝玺印;实际上,则是来察探明宗及其手下诸臣的态度,以及实力之强弱。但是,燕铁木儿在这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敬,甚至反而受到了明宗部下的冷待。由此而产生的严重后果,是明宗君臣无法察觉到的。 明宗在得到皇帝玺印后,大概以为文宗真是诚心 禅让 ,于是,放松了戒备之心,开始封赏自己的亲信。同年四月,命哈八儿秃为中书平章政事,伯帖木儿为知枢密院事,孛罗为御史大夫,以便掌握省、院、台等中央机构之大权。又效仿父辈武宗、仁宗相授受之法,除去文宗的帝号,降之为皇太子,并为其立詹事院,重制皇太子玺印。 这时的明宗,已经被登上皇位的荣耀弄晕了头脑,忘记了当年父亲武宗将皇位传给弟弟仁宗之后,给自己所带来的种种不幸。特别是,今日之状况,与昔日相比,已有两个极大的不同之处。其一,是当年仁宗在大都后,并没有登上皇位,而现在文宗已经称帝,又降为皇太子。另一个极大的不同处,就是武、仁二宗乃是亲兄弟,而自己和文宗,只不过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在有以上两点极大不同的情况下,仍要效法武、仁授受之举,其结果危害之大,不言而喻。由于明宗的不明白此中之理,不久,果然发生了悲剧。 2。文宗弑兄文宗邀请长兄和世■回朝,原来是迫不得已之事。故而并未作好放弃皇位的思想准备。天历二年(1329年)二月,还在册封自己的妃子弘吉剌氏为皇后。待到亲信撒迪从漠北回来后,始得知明宗已经登基。将皇帝宝玺奉上,并命燕铁木儿前往察探明宗之态度与实力,以便决定下一步的举措。 不久,明宗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任命自己的亲信为省、院、台重臣,降文宗为皇太子,又任命其亲信出任中书省及甘肃、江浙、岭北诸行省要职。 这些行动,本来是很自然的,而对于文宗及其大都诸臣看来,无异于割去了身上的一块块肥肉,既不能容忍,又有苦难言。 文宗见明宗日渐南来,出于 礼貌 ,自然也要北迎。同年五月,文宗在名义上接受了 皇太子 的位置后,率大都的诸王、百官等北上迎接长兄明宗。兄弟二人虽都不明言,大概心中仍有梗介,一个自北而南,走了8个多月,一个自南而北,走了3个多月。终于,相会在旺忽察都之地。 八月初二日,明宗在大帐设宴招待 皇太子 及其部众。连日载歌载舞,酒满肉足,一派欢庆景象。谁知就在这几天里,文宗与权臣燕铁木儿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要将皇权重行夺回。到初六日,他们终于等到了机会,加害于明宗。是日,大概明宗喝了文宗近臣明里董阿等人进上的毒酒,遂 暴崩.文宗与燕铁木儿不敢久留,在虚情假意吊唁一番之后,接过明宗皇后归还的皇帝玺印,连忙往回奔逃。燕铁木儿亲统重兵, 昼则率宿卫士以扈从,夜则躬擐甲胄绕幄殿巡护 ,如临大敌,生怕明宗部属追上来报复。 八月十五日,文宗在回到大都不久,又重新登上了帝王的宝位。这是用冒险弑兄的代价才换来的。当然。为了酬谢燕铁木儿两次拥戴所立赫赫功劳,文宗追封其祖上以王爵,曾祖父为溧阳王,祖父为昇王,父为扬王,又特命文臣马祖常撰文称颂其功,刻石立碑于大都北郊。又授以燕铁木儿显爵,其官爵之号,称为 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师、太平王、答剌罕、中书右丞相、录军国重事、监修国史、提调燕王宫相府事、大都督、领龙翊亲军都指挥使司事.军国大政,遂独掌于燕铁木儿一人之手中。 文宗在位期间,能大兴文事。首立奎章阁,命著名学士赵世延、虞集、忽都鲁都儿迷失、撒迪等任大学士、侍书学士等职,主持其事。不久。又设立艺文监,下置艺林库、广成局等部门,其中任职者,亦不乏名士,专掌绘画鉴赏等艺术之事,以隶于奎章阁。 文宗又提倡教育,命中书省大臣赵世安提调国子监学之事。又曾下诏,命天下兴起蒙古字学之事。为提倡教育,又大力尊奉儒学宗师们,下令 加封孔子父齐国公叔梁纥为启圣王,母鲁国太夫人颜氏为启圣王夫人 ,其他如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等,皆封以公爵。他还特在曲阜的陋巷之中,为甘于清贫的颜子立庙以祀之。 文宗还召集众多文臣、名士,共同纂修元代集大成之著作《经世大典》。 此事由翰林国史院诸官与奎章阁学士联手负责,采辑元代的典故,仿照唐、宋等前朝所编之《会要》体例,纂修而成。从天历二年(1329年)九月开始,到至顺二年(1331年)五月,历时近三年,乃修成其书。元朝一代之许多典制,遂借此得以传于后世,惜其书今已亡佚。 文宗对于吏治的整顿也十分重视。在从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手中夺过皇位后,仍能续行泰定帝之法,下令,各蒙古贵族分封地的官吏,不得世袭其职。而且,在新官上任之后,旧官必须立刻离境,不得留滞。不久又下令,命官吏之任职期限,不得少于20个月,乃准迁官。以避免因人事频繁调动所造成的吏事不治的现象大量出现。 文宗还对政府中的滥官、冗员尽量加以裁减。他在重夺皇位之后,即曾下令,凡是曾随同北迎明宗的百官,其受明宗破格提升官职之人,皆降回原职。一方面是裁减滥官,同时也夺去了明宗在众官中所施之恩惠。文宗又曾命省、院、台官裁减宫中之冗员。后经中央各官的申报,乃将身边的宿卫士、鹰坊户、旧邸饔人及媵臣等多余冗员,裁去近万人,以减少宫内无用之费。 文宗在位的5年之间,虽然经历了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争夺皇位之激战,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但是,由于他能大兴文事,重视吏治,故而政局不断能有所维系。待到文宗一死,其子燕帖古思及明宗二子妥懽帖睦尔、懿璘质班等皆年幼无知,朝政遂被后宫、权臣等所把持,政局日益,而无人过问,内部政争愈趋激烈,元朝统治已是江河日下,不可收拾。 责编:人学研究网华夏春秋栏目·紫天爵 参考文献: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百卷本元代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标签:

猜你喜欢

清明节的故事 古代英雄传说跨...
在遥远的古代,世界上有着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经典神话故事,它们不仅仅是过去人们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宇宙奥秘的手段,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这些故事中的英雄人物...
月亮上有什么 Curious...
Curious Chronicles of China: Unveiling the Fascinating History in English The...
麒麟是几级保护动物 中国神话故事大...
二月初二之谜:龙王的重生与人间的丰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历二月初二被称为“龙抬头”,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故事。据说,这一天是龙王睁开眼目,开始施...
潘多拉盒子 86年春晚恐怖...
86年春晚为什么那么吓人? 是什么让1986年的春晚显得格外阴森?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春节被视为一个充满喜庆和吉祥的时期,每逢佳节又是一年一度的盛宴。然...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