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巨额金银沉在哪传说发现记号能找到宝藏
张献忠[注: 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明朝延安卫柳树涧人,少时贫困,曾在延绥镇当兵士。崇祯三年陕西饥民纷起,王嘉胤据府谷,陷河曲,张献忠聚众于米脂十八寨应之,自号八大王。]巨额金银沉在哪?传说发现记号能找到宝藏?张献忠巨额金银沉在哪?传说发现记号能找到宝藏?(2)张献忠巨额金银沉在哪?传说发现记号能找到宝藏?(3) 成都民间曾经流传过一首民谣:“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这首民谣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历史之谜[注: 《历史之谜》作 者: 魏泰 编著,本书的目录顺序:中国史按朝代排列;世界史除以“历史传说‘大西国’沉没是否真有其事”为首篇外,其他按非、欧、亚、美大洲划分,并各以时间先后编排。WwW.LSqN.cN]。传说明末张献忠起义,推翻了明朝在四川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农民政权“大西国”。后来清兵入关,四川境内发生连年混战,张献忠不得不退出成都,“大西国”被吴三桂所灭。民谣说的就是张献忠兵败退出成都时,把“大西国”的金银财宝秘藏起来 ,谁发现了石牛、石鼓的记号,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国”的神秘宝藏。 1 锦江“伪藏”的 1939年幸蜀峰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在望江楼下的锦江江底进行挖掘,历时3个月,先后挖到了刻有“张”字的石条、石牛人骨以及大顺通宝,也就是张献忠那个所谓的大西政权的货币,可惜之后什么也没有挖到了,那么张献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袁庭栋分析认为:“有可能是张献忠有意为之。我过去研究张献忠时,发现他经常和明军开玩笑。就是经常给设一个套,让你去钻。袁庭栋认为,望江楼的这个“伪藏”,是张献忠有意而为的杰作,因为根据他的研究,类似的阵法,张献忠曾经多次使用过。 那么,既然望江楼宝藏是假,为什么成都还会流传“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的民谣呢?袁庭栋认为:“有可能他要离开成都的时候,故意留下这么一个顺口溜,让你们去折腾吧。” 2 “青冈木筒”的秘密 1646年春天,张献忠率军借水路撤离成都,而江口则是他的必经之地。根据记载,江口水战的战场是从江口镇北端的河口,直到镇南的邬店渡口之间,这个范围刚好把岷江大桥囊括在内。而7枚银锭就埋在桥底,并且文物工作者也是根据地理位置的重合推断,银锭就是张献忠沉在江口的。 根据彭山民间传说,当年,张献忠为了带走巨额的金银财宝,特意设计出一种神秘的青冈木筒作为藏宝箱。这个说法虽然有些捕风捉影,但民俗学的研究表明,但凡民间故事必有原型,所以青冈木筒藏银,也许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并且彭山发现的大银锭,的确是装在青冈木筒中的。根据文物专家推测,由于青冈木质坚硬,不易腐烂,所以它非常适合装载需要水运的物品;青冈木虽然经过了加工,但却完整地保留了原木的外形,所以非常隐蔽,不容易被人发现;当时张献忠既要提防士兵哗变哄抢财宝,又要防止财宝被敌军掠走。所以,用青冈木筒装银,其实最合适不过。 相传此地为江口沉银处。 1/3 123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