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神话故事 > 明察秋毫

明察秋毫

【注音】míng chá qiū háo 【成语故事典故】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曾在春秋时先后称霸,统领诸侯,是霸主中的代表。几百年后,战国时的齐宣王田辟强也想称霸,因此他向孟子请教。齐宣王对孟子说:“您能把有关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讲给我听听吗?”孟子答道:“对不起,我们孔夫子的门徒向来不讲霸主的事。我们只讲王道,用道德的力量来统一天下。”齐宣王问道:“那要有怎样的道德才能统一天下呢?”孟子说:“我听说,有一次新钟铸成,准备杀牛祭钟,您看见好好一头牛,无罪而被杀,心中感到不忍。凭您这种好心,就可以行王道,施仁政,统一天下。问题不在于您能不能,而在于您干不干罢了!比方有人说:‘我的力气能举重三千斤,但举不起一根羽毛;眼力能看清秋天鸟兽毫毛那样细微的东西,却看不见满车的木柴。’您相信这种话吗?”齐宣王说:“当然不相信!”孟子紧接着说:“是呀,不能相信。如今您的好心能用来对待动物,却不能用来爱护老百姓,这也同样难于叫人相信。老百姓之所以不能够安居乐业,是您根本不去关心的缘故。显然,这都是干与不干的问题,而不是能与不能的问题。您问能不能行王道、统一天下,问题也是如此,是不去干,而不是不能干!” 【出处】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洞察力 【近义词】洞若观火、明查暗访 【相反词】不见舆薪 【歇后语】电子显微镜 【使用】 ◎可以说明察秋毫,一个人从我眼前一过,我看得出来他什么性格。 ◎"明察秋毫"的典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中"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车舆薪"这段论述。 ◎据说,巴杜伊人凭借着天神的意旨,能够明察秋毫,及时发现所有进入这些村舍的外来人。

标签:

猜你喜欢

月是故乡明 陕西历史文化名...
他是塞萨尔•阿斯皮利奎塔(Cesar Azpilicueta),一名出生于西班牙潘普洛纳的足球运动员,1989年8月28日见证了他的到来。这个边后卫兼具中...
北京长城 后营露营第一季...
星光下的同行者:后营露营第一季的无变动故事 在这片蔚蓝的大海边,一个特别的聚会正在悄然进行。它不像其他任何一场聚会那样喧嚣或是华丽,而是一种宁静而温馨的交...
著名经典寓言故事 明朝风云刘伯温...
明朝风云:刘伯温逝世后的朱元璋悲痛之谜 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深切依赖 在一片繁星点点的夜空中,江南水乡的一座小庙内,老者静坐思考着过去。时间仿佛倒流,他回忆起...
小兔子乖乖的故事 清朝历史简介赵...
在清朝的光辉岁月里,赵鑫洲(1876-约1930),字铨,号鑫洲,以其非凡的武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武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出生于北京顺义,...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