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二世如何利用自然条件入侵土耳其的世界历史故事
在1859到1863年间,俄国的侵略军不断在锡尔河和楚河流域进行侦察活动,攻占了浩罕边境的多座堡垒,并缩短了两条碉堡线之间的距离。1860年,齐麦尔曼上校带领2000人从维尔内堡出发,成功攻占托克马克和皮什佩克。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农奴制改革,同时资产阶级要求打开商品输出市场和原材料供应市场的大门。
随着对高加索地区的征服以及波兰起义的镇压,深入中亚的地缘政治条件成熟起来。因此,在1863年的冬天,当切尔尼亚耶夫上校率领2500名士兵从维尔内堡出发时,他们最终在6月16日攻占奥列·阿塔要塞,而维列夫金上校则于6月25日夺取了伊斯兰教圣城土耳其斯坦。这一系列行动标志着沙俄试图联接西伯利亚碉堡线和锡尔河碉堡线以深入中亚的一步棋。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沙皇政府决定建立“新浩罕线”,该线由楚河到锡尔河阳尼·库尔干的一系列堡垒组成,其中包括被称为奇姆肯特的小镇。在10月初,由于摄政大毛拉阿利姆库里撤退,使得切尔尼亚耶夫有机会进攻并夺取该城,从而实现了两条碉堡线之间的联接,并继续向南推进至塔什干,但未能完全控制这座城市。
不久之后,在同年的11月21日,大臣戈爾恰科夫发布了一份通告,以此为借口辩护俄军在中亚扩张的行为。而到了1865年4月22日,再次遭遇战术失误的情况下,即便面对30000人的守军,也被1950人的进攻所击败,最终塔什干沦陷。此后,不断挑拨汗国内部矛盾,加剧了布哈拉汗国与浩罕汗国之间长期世仇关系,这些都削弱了抵抗外来侵略力量的手段。
随之而来的是布哈拉埃米尔回应俄罗斯提出的巨额贡款要求,无力支付,因此俄军按计划发起攻击,并最终控制布哈拉与浩罕联系通道。在7月11日成立了以塔什干为中心的土耳其斯坦总督区,这标志着沙俄对中亚诸国征服进入决胜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