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马可波罗的奇遇与指鹿为马故事中的主人公
在元世祖统治的时代,蒙古汗国由成吉思汗所建立,已经分裂为四个独立的汗国。中国则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和富裕的国家,吸引了众多西方使者、商人和旅行家前来探访,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可·波罗。他的父亲尼古拉·波罗和叔父玛飞·波罗原本是威尼斯的商人,他们经常前往外国进行贸易。在蒙古汗国建立后,他们带着大量珍宝到钦察汗国做生意,但随着战争爆发,他们又转移到中亚的一座城市布哈拉定居。
有一次,忽必烈派来的使者在布哈拉遇见了这两个欧洲商人,并邀请他们陪同回去见面忽必烈,以换取财富并安全。此时尼古拉兄弟正好愿意离开,因为他们被告知有机会向教皇传递消息,请他派遣传教士。这次旅程耗时三年多,最终返回威尼斯时,马可·波罗已是一位十五岁的少年,他对父亲讲述中国繁华的情况感到羡慕,并请求一同前往。
随后尼古拉兄弟与马可·波罗访问教皇,然后一起启程前往中国。当他们抵达公元1275年,与忽必烈会面后,被留在朝廷内工作。马可·波罗聪明过人,不久就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使他迅速赢得了元世祖的赏识。不久,他被派往云南执行任务,并负责考察各地风俗习惯,这些信息对于元世祖来说至关重要。
经过十七年的生活,在中国期间,马可·波罗不仅视察了许多地方,还参与出使其他国家。他还曾在扬州担任总管长达三年。但随着时间流逝,他、父亲及叔父开始怀念家乡,再三请求返回。尽管元世祖很喜欢他,但最终允许他们回到威尼斯,只是在阔阔真王妃送往伊尔汗国之际才同意让他们护送此行。
公元1292年,这四个人再次踏上了归途,一路从印度洋航海,最终于同一年回到威尼斯。在那之后,他们离开二十年,有如神话般重返故土,其故事震惊当地居民,让人们给予马可·波罗斯一个“百万家产”的称号。而这个名字将伴随他余生,即便在其晚年也未能摆脱它的影响。一段时间后,当两座城邦——威尼斯与热那亚发生冲突,而马可・波洛加入战场并遭到了俘虏,他被关入热那亚监狱中。不过,由于他的名声广泛,以及其东方冒险故事,对待他的态度变得更加宽容。他甚至能够以自己的游记《东方闻见录》而闻名,该书详细描述了他对中国城市的大都、扬州等地的情景以及对整个中华文化赞美之情。这本书出版后,不仅激起欧洲人的好奇心,也促进了一系列知识交流,如天文学、数学、医学等知识从阿拉伯传播到中国;同时火药、三种主要发明(指南针、印刷术和造纸术)也开始流入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