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睡前故事大全阅读风雅钱塘中的湖光一曲动人诗意唤醒孩子们的想象力与情感
在南宋时期,西湖的孤山以南,每当黄昏降临,《水灯》便会在施食亭(如今已不存在)附近浮现,其红光如紫宝石般璀璨,缓缓移动至西泠桥方向,然后再返回。若是风雨交加之夜,那《水灯》的光芒将更加明亮,而在皎洁月光下,它则显得柔和无比。在电闪雷鸣的壮观景象中,《水灯》与闪电竞相辉映,如同一场自然界的诗意表演。
据说,有位名叫金一之的书法家,在湖边居住了二十多年,每年都能目睹这份神奇景象。周密先生,就曾在他的笔记《癸辛杂识》中提及此事,并认为《水灯》乃是《湖光》的化身。而苏东坡,在他那著名组诗《夜泛西湖》的第四、五首中,也描绘了关于《湖光》的美丽画面:菰蒲连绵,水波茫茫;荷花轻摇,露气芬芳。随着夜色深沉,他更期待着月黑星稀时分去欣赏那令人陶醉的“湖光”。
然而,这些描述并未解开“何物”成双成对往返于西湖之谜。在宁宗时代,当技术水平有限的情况下,一种由人为装置制造出的人工发光装置,即使存在,也难以想象其精确度和复杂性。此外,从清初到近代,都有过类似见闻,但每次探寻终究因各种原因而停留不前。
陆次云记录称顺治九年夏,他与洪升共同冒雨游览西湖,被发现的是一个孤立点红灯,在雨幕中闪烁不定。而海宁人查人英则在道光十三年的夏天写道:突见十数团火球漂浮于水面,忽隐忽现,如同墨汁一般覆盖。但这种捕鱼用的特殊火盆,无论从描述来看,与周密所述或苏轼诗中的情境都不符。
直到现代,我们似乎已经失去了接触这神秘现象的机会,因为现代城市化和科技进步带来了众多不同类型的人造照明设备,为我们揭示这个谜题添了一层困惑——到底是什么东西构成了那些古人的梦想?依旧是个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