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必读历史故事朱元璋一字斩知州兖和衰是何物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秦始皇开创了君主专制制度,自封为“始皇帝”,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漫长的两千多年皇权统治时代。作为国家政权的核心象征,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和尊荣。他们被尊称为“朕”,面对时而是“陛下”、“圣上”、“万岁”,私下则以“圣人”、“大家”、“官家”等字样表达敬意。
话说在洪武年间,有个读书人卢熊,他品学兼优,被吏部推荐担任朝廷官员。在朱元璋批准后,他前往山东兖州担任知州。但当他拿出皇帝赐予他的印章准备发布文告时,却发现内容让他惊讶不已:原来朱元璋笔下的诏书实际上授予他的是山东衮州知州,而这张印章正是根据此诏书刻制而成。这意味着兖州突然变成了衮州,但事实上山东从未有过名为衮州的地方。
卢熊这个时候若非坚持原则,将错就错,那么衮州就是如此。而一个学者性格的人,办事总是认真负责。他认为兖州市民应当保持其身份,不应改变,因此向朱元璋写了一份奏章,上报情况,并请求重新刻制印章,以维护地方秩序。
当朱元璋看到奏章时,他脸色一阵红一阵,一开始确实也意识到了错误。作为亲身参与建立江山社稷的人,对全国的地理、行政区划都有一定了解。他应该知道兖与衰并不相同,这只是文人的笔误导致的一点小差异。但要想让天子承认错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作为出身卑微但自尊心强的人,朱元璋的情绪激动起来,便怒斥道:“卢熊你真是好大的胆子,在我头上咬文嚼字!我还不知道山东有个叫做兖的府呢,我为什么会将它改成‘滚’?你这是要我滚蛋吗?混账东西!”刑部尚书听令后,将卢熊处决,这仅仅因为一个字之争,让一个无辜之人失去了生命。此事件,也反映出了那位君主内心深处可能存在的一种脆弱感和防御机制。当一种错误被指出,即使是在最顶端层级,也难免引起某种程度的心理冲击和抵抗。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次思考那个问题:是否有人能够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愿意接受批评与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