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红颜出走似梦如幻之谜
1937年1月13日,中央随红军总部进驻延安。同月,通过宋庆龄的介绍,美国人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就以《法兰克福日报》记者的身份,到延安作为期七个多月的采访。史沫特莱是继《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之后到延安采访的第二位外国记者。
羊皮大衣,貂皮帽子,高筒马靴,史沫特莱是一身时装出现在延安一片青灰色军装面前的。与她形影不离的是一位年轻漂亮,长发披肩,举止优雅,有着写诗、演话剧背景的吴光伟,她是时任史沫特莱的翻译兼秘书。
大学期间,与北平大学读书的张砚田相遇后,他们迅速陷入爱河,并于1934年3月1日结婚。当时吴光伟23岁,而张砚田留学日本帝国大学。此后,她在北平中华戏剧专科学校任教,每月收入60元,用20元寄给丈夫助其完成学业。她也曾在日本学习,对那里的人民教育深有感触。
三个月后,她回到国内考入南京国立戏剧学校学习。在校期间,她因演技受欢迎,但最终离开了学校,因为她认为训练有限,只是为腐朽官僚提供娱乐消遣。她解释说:“我把演戏看成是大众教育的一种形式。我在该校学习演技,但不久就发现训练很有限。”
吴光伟1911年生于河南北京,一家中的第三个女儿。她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小学生和中学时代表现出了高昂的情怀。1926年3月18日北平学生举行段祺瑞政府门前示威,当时读经世中学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吴光伟等候答复,却遭遇枪杀事件。后来,她转学上海,在商学院女生部专攻英语,并得到了最高奖励。
离开南京后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图书馆看书上。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她又投奔陕西西安,与丈夫一起投身抗战事业。这段催人泪下的红色故事,是一个关于爱国主义和牺牲精神的传奇,它将永远铭刻在历史上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