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出世民间十大神话传说故事在社会中的影响与流行
早年,在山西蒲州城南山脚下,有眼深不见底的山潭,山潭旁有一座庙。庙中的老方丈普修除了每天给徒弟们讲诵佛经外,还喜欢抚琴下棋。每逢老方丈抚琴,总会有个十岁的俊美少年来到庙中静静聆听,有时还会过来下几楹棋。一来二去熟了,老方丈就问少年是哪里人。少年告诉方丈,他家就住在山下的庄里,因喜爱琴棋,所以每次都不由自主地来了。
一夜,普修方丈正在打坐念经,忽觉烛光一暗,那常来听琴下棋的少年站在了老方丈的面前。少年说:“老禅师,我此趟特来拜别,从今往后,我们恐怕再难见面了……” 老方丈惊问怎么回事,少年说:“事到如今,我就和您实说了吧。我本是庙后山潭里的露水龙,因不忍见蒲州百姓遭灾,就违抗玉帝那道‘三年不给蒲州降一滴雨雪’的旨意,每晚在蒲州上空播雾吐露。”
“哎呀!这可如何是好?” 老青寸沿笠少年说完,一把拉住他问:“就没有解救你的法子了吗?” 少年想了想,说:“有一法可救我,就怕您烦难……” “看你说的,你为救全蒲州百姓死都不怕,我救你一人还怕烦难吗? 快说是什么法儿!”
少年答道:“明准备好一口瓦缸和三斤棉花,在庙后山潭边等着,当雷电劈死我的时候,你用棉花沾血沫子装在瓦缸里,把血沫子沾完,然后把缸口封好盖紧,将其搬回放在大殿里。” 然后,每天带领众徒弟坐在瓦缸四周念经,“待七七四十九天过后,我们才能相见。” 这样的话没落音,小人便杳然不见。
第二天,老方丈按小人的所言,用瓦缸和棉花准备好了,在庙后的山潭边等候。当初午时三刻,大雷声响起,大殿震得摇晃起来。大殿内壁裂开了一条长长的裂痕,而从裂隙中缓缓涌出鲜红色的血液,这些血液汇聚成一个巨大的湖泊。这场景让所有的人都感到十分骇然,但他们也意识到了这是唯一能够挽救小人的方法。
当第三十八个日历月圆之夜,也就是第五十四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他们终于完成了一切必要的事情。在这一瞬间,小人们的心情既悲伤又期待,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将要永远失去那个无畏勇敢、充满智慧的小伙伴。但他们也相信,只要他们继续遵循他的教导,即使是在他的身影消失之后,他的声音仍旧存在于心灵深处引导着我们向前迈进。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多少名英雄豪杰因追求真理而被迫离开这个世界,却留下了一段段传奇故事,让那些追随者们感受到了无尽的力量与温暖。而这些故事,如同火炬一般,被传递至未来,为那些即将踏上相同旅程的人提供力量与指引。这就是为什么尽管时代变迁,但这些神话般的事迹依然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最坚韧的情感——忠诚、勇气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