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电子版中商纣王的暴政如同滔天巨浪将整个国家卷入深渊而他却能被封神这不正是对英雄史诗
在封神榜里,暴君纣王应该是最大的反面人物了,他无恶不作,好色成性,但是最后却被封神了,这是为什么呢?想知道的小伙伴就一起来看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来的解析吧。
殷商时期,暴君纣王,因为受到狐狸精的魅惑而开始了一段非常残暴的统治,使得天下百姓民不聊生,所有人都处于一种没有希望的状态。心理防线几近崩溃。不久之后,就有人应时而出,在众多反军中,又以西岐的反抗势力最为强劲。而西岐伐纣的史事,通过小说家的杜撰整理,成为了后世的神话小说《封神演义》:小说中的姬发在吕尚的辅佐下,征伐殷商,那两方一时间打得热火朝天。各路奇人异士在这场战乱中身死道消。
在成事之后,吕尚依照天命将绝大多数出场人物统统封为了神仙,但战胜一方能够跻身其中还比较好理解,为何那些助纣为虐的人物,也能混个一官半职呢?
说起来,有些角色让人感到非杀不可,但除去纣王外,大部分虽然长得张牙舞爪,但充其量只是站错了队而已。不过虽然他残暴昏庸,但是却因为是受了天命的天子,在封神的时候,却被封为了“天喜星”。当然,由于此书写自封建时代,如果将天子的身份地位撇的一干二净,那么肯定会惹得当朝统治者的不满,而且很可能因此而惹来杀身之祸。
另外,还有其他坏人——这里所说的坏人,只是从西岐角度上来判断。但实际上,当时三教就曾告诫门下轻易不可下山,因为这样做必然会名列封 神榜,并经此大劫后才能继续修行。当时四方天界变成了一个无主之地,而且因为战乱,全体四方已经化成了废墟一般。为了重新恢复 天界,对至高老祖鸿钧命令座下的童子,即玉帝前去担任 天庭之主,让他们负责统管整个失落的地方——那个需要重建和维护的地方。
不过到了那片狼藉的地球后,没有任何手下去帮忙,被迫要找到一些人才,所以这些人才就必须来自三教,他们按照各自教派的人数比例,用这个方式筛选出那些有能力的人才送往地球给玉帝打苦力。这其实也很明确告诉大家:基本上没有坏人的概念。在最初的时候,一切还是相安无事,他们只是希望凭此道谋划点人才到地球去帮助玉帝。那些未听劝解、单方面决定私利并且卷入争端死去的人,是命中该遭此劫,这就是命中的意思。
再来说,你以为名列恩赋的是件幸事?其实不是,都要去地球给玉帝做小弟,不拿工资但要当奴隶远远比以前自由洒脱多自在,现在却要天天看别人的脸色,也怪不得通 天教主专门贴对联,要门徒不要管闲事,不然没好果子吃。此类情形说明,每个人都是由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和奖励,而不是简单地分为善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