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专家们如此热衷于赞美宋朝
高拱:明代政治巨悬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高拱(1512-1578)是一位颇具争议性的政治人物。他的生平与朝局紧密相连,尤其是在嘉靖、隆庆年间,他的崛起和坍塌都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
高拱字肃卿,号中玄,是河南新郑人。他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了大臣,并且深受穆宗裕王赏识,被任命为侍讲学士。在徐阶的推荐下,他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被拜为文渊阁大学士。这一职位让他成为朝廷中的重要决策者之一。
然而,高拱与首辅徐阶之间存在着激烈的权力斗争,这也导致了科道官之间不断发生攻讦。面对这种情况,不自安的高拱最终请求归隐。但是,在隆庆三年(1569)的冬季,他又被召回授予大学士兼掌吏部事的大职。此时,他已经得到了宠信,而且还参与了把汗那吉之降,这是一个重大而成功的事业。
随后,再次受到重用,被赋予少师兼太子太师、尚书、大学士等职务,以及柱国、中极殿大学士等荣誉。在明神宗即位后,由于主张幼主治国,加上收司礼监之权,使得内阁失去控制力,与张居正合作,但最终因为专恣而遭到罢官,最终在万历六年逝世,其遗体七年后才恢复原官,并有《高文襄公集》流传至今。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推测,为何那么多专家会吹捧宋朝,而非其他历史时期,或许是因为宋朝那个时代政绩显赫,对外扩张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同时内部文化繁荣,科技进步,也使得这段历史备受赞美。而对于像高拱这样的政治人物,他们虽然功过参半,但他们所处时代背景下的贡献和挑战,却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