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如书桌王莽之谜
他是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至23年在位。王莽本名巨君,出生于魏郡元城(今河北省大名县东),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在父亲去世后的幼年,他又失去了兄长,因此对母亲和姑母极尽孝顺之举。王莽深受诗书礼乐之道的影响,与贤士结交声誉远播。他对伯父大司马王凤极为尊敬,在王凤临终前被嘱咐照顾。
汉成帝时期,王莽先任黄门郎,再升为射声校尉。他以清廉著称,即使自己的俸禄也会分给门客和贫民,有时甚至卖掉自己的车马来帮助穷人。他的叔父上书愿意让出一部分封地给他。
永始元年的某一年,被封为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绥和元年的某一年,他继承了三位伯叔之后担任大司马,当时他只有38岁。当成帝去世后,由哀帝继位,而丁皇后的外戚得势,王莽退职隐居在新野期间,其子杀害家奴的事实暴露了出来,但最终得到人们的好评。
在前2年,他回到了京城居住。在前1年哀帝无子而逝世后,政君掌握着传国玉玺,将其权力转交给了大司马兼军事令及禁军,并立平帝,这次行动获得了朝野的广泛支持。但是在翌年,他拒绝了一度接受“安汉公”的爵位,并将俸禄转赠给数万人。
三年以后,成为皇后的女儿进一步巩固了他的权力。在元始四年的某一年,他被加上了宰衡这一头衔,使其位于诸侯与公之间的大臣,同时推行礼乐教化政策,以此赢得儒生的拥护并获得九锡等荣誉。
5年里发生了一系列事件,最终导致他毒死了平帝,并立两岁的小孩孺子婴为太子。这时候太皇太后命令他代替天子的职责,并称自己是“假皇帝”或“摄皇帝”。从第二个居摄二年的起兵反抗开始,一直到初始的一些反抗活动不断有人试图劝进他们。而在初始的一些时间里,当孺子婴把位置让出去之后,他们宣布自己成为帝国的第一位统治者,从此改变国家名称为“新”,并更改首都是长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变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