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红衣皇权传统象征何去何从
色彩的禁锢与选择:古代服饰之谜
在这样一个充满审美和社会等级划分的时代,人们穿着服装也同样讲究不凡。不同级别的官员,其身穿的衣物颜色以及纹章图案,都有着明显不同的区分,这一切背后隐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一切,根源于古老而神秘的“五德终始”理论。这一理论起源于战国时期,由邹衍这样的学者提炼出并广为传播。邹衍认为,每个朝代都应遵循五行终始和兴衰规律,其中每个朝代对应一种元素——木、火、土、金、水,而这些元素之间又存在相克关系。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一些朝代被赋予了特定的颜色崇尚,如夏朝被定性为木德,因此应该崇尚青色。
随着时间推移,历经诸多变迁之后,这一五德理论依旧影响着各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而宋朝,被誉为炎宋,其统治者更是将其归功于所处的地位,即属于火德,并且由于火元素与红色的象征意义紧密相关,他们极力推崇红色的使用。这也是为什么宋朝皇帝在画像中常见身穿龙袍,那袍上的红色成了他们形象的一部分,以至流传千古。
此外,在后殿学习时,天子们亦会选择身穿红色的龙袍,这种场合下的典型造型自然成为绘制标准肖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永恒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