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版图横跨五大洲成为历史上疆域最广泛的王朝
在中国古代,民族被分为五个部分:匈奴、东胡(如鲜卑、契丹、蒙古)、突厥、通古斯(以满洲为代表)以及羌藏(包括羌族和吐蕃)。今天,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是这些五个部分的演化产物。中原边境上的少数民族自千年前起,就时不时地骚扰中原王朝,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派出军队平定叛乱,但这场战争始终无法完全结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边境民族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
元朝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由蒙古族建立,它先后灭掉了西辽、西夏、花剌子模和金国等国家。宋金灭辽后,金意图大举南侵,但最终被蒙古国所灭。在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并迁都燕京之后,他消灭了残留的南宋,从而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
尽管只存在98年,被明朝推翻后元廷退居漠北称北元,但元朝对中原土地上留下的影响极其深远。公元1330年,国土面积达到1372万平方公里,比唐高宗时期达到的1251.19万平方公里要大。这份庞大的疆域可以归功于行省制度和汉化政策。但由于没有有效地解决内部问题,最终导致阶级矛盾日益加剧,最终引发农民起义。
成吉思汗是世界史上杰出的家人与军事家,他率领蒙古部落从散落到成为帝国。他以卓越之策及勇猛征服众多国家,并在世纪末将视线转向中国,使得他的帝国很快实现了一统。这段历史中的每一步棋,都预示着他对于未来帝国的地缘政治构想,以及他作为领导者的远见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