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天仙配歌曲徐代泉音乐工作者之冠
他出生于一个庐剧文化浓厚的家庭,从小就被庐剧的旋律深深吸引。在1958年,他凭借非凡的二胡技艺,进入了安徽省艺术学院学习。三年后,他不仅掌握了庐剧音乐,也学会了作曲。尽管他对庐剧情有独钟,但当时学校关闭了庐剧专业,只留下他一人继续他的学术之路。
在一次偶然的情境中,徐代泉被安排留校担任教学职位,而他的同班好友何合浓则被分配去了庐剧团。这一转变让徐代泉感到迷惑,但学校领导解释道,他们希望将其培养为未来传承庐剧音乐的人才。不过,这个计划最终未能实现,因为直到1993年,省艺校才再次开设了一支庐剧班,这段时间里,徐代泉一直等待着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代泉决定转向黄梅戏,以便尽快掌握这一新的领域。他采取了一种笨拙但有效的手段——与黄梅戏表演班的学生一起上唱腔课。他用记谱法来学习,并且因为他的天赋和毅力,最终成为了教授黄梅戏音乐课程的人选。
在创作方面,徐代泉投入了全部的心血和感情。当遇到写作上的难题时,他会沉浸其中,为作品而悲伤,为完成而努力。一旦作品完成,他会通过录音欣赏那些歌曲,那种陶醉之感是难以言说的。
在一生中,徐代泉致力于教学、创作和研究。他不仅是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还曾主持编纂《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并因其工作获得“编纂成果二等奖”。作为一名著名的黄梅戏电视剧作曲家,他为《桃花扇》、《半把剪刀》、《家》、《春》、《秋》等十几部电视剧提供了美妙的声音。此外,他还参与过多部教育性质的歌曲创作,其作品涉及多种京派,如京劇、泗州戲、皖南花鼓灯、徽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