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孟浩然喝酒误前程一床春梦与一夫多妻的困惑
在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名声并不显赫,他没有像其他同辈那样得到高官厚禄。孟浩然年轻时遵循孔子的教诲,“父母在,不远游”,专注于侍奉双亲和学习书法文学。他勤奋致力于诗词创作,成果丰硕,但未能如愿以偿。
到了40岁,孟浩然开始感到失落,因为他看到许多同龄人都已担任公职,而自己却仍旧是无业游民。他决定前往京城,以自己的才华换取一份官职。然而,他第一次参加考试未能成功。
尽管如此,孟浩然的诗文依旧备受推崇。他的山水田园风格深受当时学者们的赞赏,即便是吏部郎中王维也对他有所器重。在一次私下聚会上,王维邀请孟浩然来其家小酌时,就有幸遇见了唐玄宗。当天夜晚,当玄宗偶尔闯入时,他们谈笑间即问及诗歌。随后,在酒意朦胧之下,孟浩然朗诵了自己之前的作品,其中包括《岁暮归南山》这首诗。但就在念到第二句“不才明主弃”时,被玄宗质疑为何指责皇帝抛弃己。这次机会因误解而错过。
三年后,当再次考虑出仕的时候,孟浩然内心仍有遗憾。他与韩朝宗保持着良好关系,这位襄州刺史曾经表示愿意帮助他获得机会。但在计划前夕,一位老朋友突然访客,让他们不得不延迟行程。在醉酒之后,对家人的提醒置之不理,最终导致韩采访使生气离去,再次错失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