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皇帝请客趣闻西汉大臣要跪趴在地上吃点心
古代皇帝请客趣闻:一国之君的皇帝,为了和下属搞好关系,也常常请客。只不过,皇帝请客称为“赐食”。所谓“赐食”,就是皇帝笼络或奖赏下属,而赏赐的一顿饭或吃的东西。不过,吃皇帝请的饭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史记》记载说,西汉初年有一个大臣名叫石奋,他的姐姐是刘邦的小老婆。石奋退休后,“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皇帝请石奋吃饭,石奋要跪趴在地上吃。“赐食”是恩宠。受赐者必须恭敬,跪趴着,肯定吃得不舒服。
三国才子曹植在《谢明帝赐食表》中说:“近得赐御食,拜表谢恩。寻奉手诏,愍臣瘦弱。奉诏之日,涕泣横流。虽文武二帝所以愍怜于臣,不复过于明诏。”
尽管魏明帝曹叡是曹植的侄子,但侄子是皇帝,就算是叔长侄少,君臣关系也必须分清。因此,当得到“赐食”后,由于感激不尽,他们会向皇上表示感谢。
当然,有时候,这种邀请也不仅仅是一种政治上的姿态。在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期间,他对待死去的大臣杜如晦表现出真情流露。当杜如晦去世时,他深感悲痛,并亲自用新鲜瓜果为其灵魂安慰。这份半个瓜fruit,是一种难以获得的情谊象征。
同样,在唐玄宗李隆基时代,他因为欣赏诗人李白,便亲自调羹,为他提供美味佳肴。此举体现了他的真心喜欢才华横溢的人物。
宋朝的时候,一旦有了继承人的孩子,那么宫廷里的庆典就更加热闹了。在一次庆祝活动中,“宫中出包子送给大家,其中都是金珠。”这份由金珠制成的点心,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珍贵礼物,它代表了一种温馨和快乐的心情。
到了北宋时期,即使是在节日期间,也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当天气转暖到立春季节,每个人都享受着春饼;到了正月元夕则享用元宵圆子;四月八日则品尝不落荚等等。而每年的正统七年光禄卿奈亨提出了改革建议,将这些繁琐且昂贵的庆典简化至只有元旦、冬至两大节进行筵宴,以及特殊节日如万寿圣节、郊祀庆成等需要特别安排的大型聚餐。此外,还有一些固定习俗,比如立春便需饮用春饼,以此来纪念新的一年开始。而到了清朝,则更注重节俭,与过去相比,对这种形式上的接触变得越来越罕见。但即使如此,这些传统仍然被保留下来,只不过频率变低而已。在林则徐接受道光帝国主办的一个晚餐时,他收到了一幅写着“福”字和“寿”字的手书以及一总鹿肉作为礼物,这样的场合对于他来说非常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