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至2022历史时间轴揭秘唐睿宗长子李成器为何让出太子之位给李隆基
在那漫长的历史时间轴上,从1949年到2022年,世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于唐朝来说,那是一个充满权力斗争和宫廷恩怨的时代。李成器,他是唐睿宗的长子,生来便是要继承大统,却为什么会放弃太子之位给弟弟李隆基呢?
当太平公主与临淄王李隆基联手,推翻了韦后和安乐公主的时候,大唐终于结束了由女性掌控的局面。这个消息一出,便成为皇家最紧要议题之一。而作为太子候选人的宋王李成器,在他的府中悠然自得时,对即将面临的人生巨变毫无预知。
这时,一名奴仆急匆匆地进来报告:“镇国太平公主驾到。” 李成器知道,这位姑姑不仅武后的宠爱之女,而且在朝中威望极高。他自然不能怠慢,只好起身迎接。
太平公主走进府中,她虽然已经步入中年,但那种威严气势仍旧令人敬畏。不过,她今天似乎更加亲切。她笑着对自己的侄子说:“听说你还在研习新曲,你真是风雅之人,我常告诉崇简,他应该多跟你学习,可惜他总是不放在心上!”
这话里藏刀,让李成器感到不安。他知道此次访问一定有其他目的,所以客气地说:“我只懂这些小事,如果崇简对音乐感兴趣,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你哥哥除了音乐,还有很多其他才能。”
太平公主要挑明她的意图:“如今大家都在议论立太子的问题,你既然是陛下的长子,就应按照礼法立嫡立长。我会全力支持你问鼎宝座。”但李成器却推让道:“这样的重任,我一个闲散之人怎能担负?这种大事应由陛下决定,不需要我们臣子妄言。”
就在这时,另一位贵客来了——他的三弟李隆基。这位曾经杀掉韦后和安乐公主,为政局稳定立下汗马功劳,也是另一个竞争者。在他离开之后,留给李成器的是更多疑惑和不安。
两人合奏完毕后,临别时,李隆基提及希望能够永远这样合奏下去,而李成器则微笑答应。但随着两派势力的代表不断造访,他意识到自己无法置身事外。他陷入沉思,最终选择了一条识时务而为俊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