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孟浩然喝酒误前程86年春晚为什么那么吓人
在唐朝,有一位诗人孟浩然,他的诗歌才华横溢,深受当时文人墨客青睐,但他却没有像其他同辈一样获得官职。孟浩然年轻时遵循孔子的教诲,“父母在,不远游”,主要照顾家中事务和阅读书籍。几十年下来,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吟咏诗词如流水般自然。
到了40岁,那些能够作诗的朋友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官职,而孟浩然依旧是一介平民。他感到有些失落,心想自己并不比他们差,因此决定出山京师,以其才华换取一份官职。但是他的第一次考试并未如愿以偿。
尽管如此,孟浩然的诗歌仍旧备受推崇。当时的大学士张九龄等人对他的作品赞不绝口。而另一位著名诗人王维更是将他请到私邸小酌,并对他的才能表示高度评价。在一次偶遇中,当朝皇帝唐玄宗也被孟浩然的才华所吸引,对他进行了询问。
激动之下,孟浩然借酒兴起朗诵了一些自己曾经写过的优秀作品,让唐玄宗听得十分高兴。但就在第二句“不才明主弃”的时候,唐玄宗眉头紧锁,用话语表达了对孟浩然早年未能进京求仕而现在却又赖于自己的不满意。这次机会再次错失,使得老孟对于那次错误充满遗憾。
三年的时间过去后,在家隐居生活中的老孟仍旧念及往昔那场失误。他与当时跟随皇帝的人物韩朝宗关系较好,也希望通过韩朝宗推荐来改变命运。不过,由于一次喝醉和疏忽,最终使得这次机会再度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