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记古罗马公民与奴隶的生死对比
一个时代的终结
在遥远的过去,地中海区域里曾有许多自主城市。希腊和意大利的人们自豪地称自己为公民,而不是法老或皇帝的臣子。他们珍视自己的自由言论、私有财产、法律保护等权利,这些都是与奴隶区别开来的核心价值。在罗马帝国的兴起后,这些城市逐渐失去了独立。到公元前1世纪,只剩下了罗马这个城市保持着自由状态。但随着恺撒跨过卢比孔河,那个共和国就此结束,没有更多自由之城可言。
当凯撒渡过卢比孔河,一个时代结束了
正是在这段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罗马人对Discrimen(危急关头)的一种理解。这不仅是指紧张而痛苦的情境,也意味着一种决定性的抉择,一次选择将会改变一个人甚至一整个社会的命运。在那个冬天,恺撒面临这样的挑战,他必须做出决定:服从法律接受失败,或是跨越那条卢比孔河,不管这意味着什么样的后果。
高卢总督恺撒站在河边,他凝望着那条暗黑流淌的小溪,心中充满了犹豫。他知道,无论他的选择如何,都会引发巨大的连锁反应,将可能导致世界大战,并最终摧毁古罗马自由制度,从而建立起君主制度。这对于西方历史来说,是无可替代的一个转折点。
尽管卢比孔河只是一个小溪,但它成为了一个标志,它代表了一种分界线——分隔那些追求秩序与混乱之间、共和国与君主制之间的人类选择。在之后很长时间里,以卢比孔河为界,人们不断争辩关于各种制度设想——是保留自由还是建立秩序?应该维护共和政体还是拥抱君主统治?
因此,当我们回顾过去,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记住了这个名字,即使它被遗忘在时间长河中的迷雾中。一切都始于一次抉择,那是一场改变世界的大赌注。当我们谈及Discrimen时,我们提到的往往就是这样一种深刻而重要的心理瞬间,它能够定义个人乃至整个社会未来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