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断案分铜钱的49式动作物品故事
传说中的包公简直是个神,任何复杂的案件,经过他的审理,总能水落石出。任何狡猾的罪犯,在他的逼问下,总是原形毕露。他明察秋毫,摘奸发覆,因而赢得“包青天”的称号。一部洋洋洒洒、50余万言的《包公案》讲述了包公许多精彩的断狱故事。
分铜钱的49式动作物品故事
一天中午,包拯吃完饭,不想休息,就听衙门外有击鼓声。以为又有案件,他立刻升堂。
“威武……”
只见两个农夫打扮的人跪着,他们请他评理重新分铜钱。他们在田地干活,一人带3个馒头、一人带5个馒头当午餐。当一个商人过来说愿意给他们钱,但没有付账,只留下8个铜钱走了。那两人平均分8个馒头,每人1份,那商人吃完后留下8个铜钱就走了。
瘦农夫说:“应该我拿3个铜钱,你拿5个。”胖农夫反驳:“我多出的馒头也应多一些。”
包拯明白情况,对瘦农夫说:“你不满意吗?”
瘦农夫点点头,说:“是啊,要公平合理。”
于是,他取出1个铜钱给瘦农夫和7个铜money给胖农夫,说现在已经公平了。但瘦农夫更不满意。
惊堂木一拍,“本大人的法则正义无私”,解释道:每份值1個,所以3個馒頭值3個銅錢;但農民自己吃了一個,也只能剩2個給商人,所以應該只拿2個銅錢。而胖農家則因為多帶來4個馒頭所以應該得到更多,因此才給予7個銅錢。
这件事让所有听众都感到震惊,并对包拯更加敬佩。
相关关于包拯断案的事迹:
确实历史记载中,有一次在天长县任知县时遇到的事件:一个无赖告状一个贫穷的老百姓,被告的一个要求就是把自己的牛杀掉卖肉,这样即使按照当时法律规定私自杀牛也是可以接受,因为这是县官允许的事情。这位老百姓回到家里照办了第二天被告状者控诉他杀牛,而不是控诉那个告状者割牛舌。这个计策成功引诫真正想要陷害那位老百姓的人前来告状,最终抓住真凶并维护正义。这件事反映了包拯机智聪明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