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牛郎织女陈儒天编织着音乐的星辰故事
陈儒天,黄梅戏音乐的杰出贡献者,从1962年在安庆戏校毕业的那一刻起,他就踏上了为黄梅戏发展而奋斗的道路。最初加入安庆黄梅戏剧团青年队,随后调入一团,再转至二团,一直到今天,他都未曾离开这片属于他心之所向的地方。
与韩再芬合作是他的经典篇章,他们一起创作了《郑小姣》、《徽州女人》等多部经典作品,并且对100首唱腔进行整理推出了10张唱片。这不仅展现了韩再芬个人成长的历程,也展示了黄梅戏音乐艺术的发展历史,对培养新一代黄梅戲艺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电视剧领域,陈儒天曾为全国首部戏曲电视连续剧《郑小姣》作曲,为其开辟了一条新的传播途径。在此基础上,他还尝试过黄梅歌、歌舞和音乐剧等多种形式,如《打猪草》、《卖货郎》、《天女散花》、《西施浣纱》,这些作品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他为数百部大、小舞台剧、歌舞、电影和电视剧作曲,并获得了国家级和省级作曲奖项。
其中,《郑小姣》的成功赢得了全国第三届大众电视金鹰奖;《西施》的优秀表现荣获中国戏曲音乐学会第三届“孔三传”作曲金奖;《桃花女》的卓越成就被中宣部评选为“五个一工程奖”;《徽州女人》的傲人的成绩获得第六届中国戏曲节作曲奖及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同时荣获文化部第九届“文化新剧目奖”;而《不倒的汉子》的巨大成功赢得了第19届“飞天奖”。
通过这些丰硕成果,我们可以看到陈儒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更是一位对黄梅戲有着深厚情感的人士,他用生命去编织着这门艺术的一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