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鸭绿江的陶行知
:开创中国近代教育典范
历史上评为开创中国近代教育典范的陶行知,历史上被誉为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陶行知,别名:陶文濬,国籍:安徽省歙县人,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主义战士,爱国者。
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
1935年,在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后,与宋庆龄、马相伯、沈钧儒、胡愈之、邹韬奋等发起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1936年初,成立国难教育社,被推为社长。
1945年,当选同盟中央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并任校长。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著名口号,被和宋庆龄等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万世师表”。
1946年4月,他回到上海,不久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是享年的55岁。在他的生平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不仅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人物,更是对未来几代人的深远影响力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