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章太炎的书籍
章太炎,字炳麟,号太炎,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他生于1869年1月12日,在浙江杭州府余杭县东乡仓前镇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学问渊博,对经学、文学、语言文字学等有深入研究。
早年受祖父和外祖的民族主义熏陶,他对满清统治感到不满,这种情感在后来的华夷观念中得到了体现。他曾师从俞樾、谭献等人,在杭州诂经精舍学习经史。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他与康有为等人通信,但后来因政治理念的差异,与康氏门户产生了矛盾。
章太炎曾任《时务报》主笔,但因不满康有为建立孔教,被迫离职。此后,他创办“兴浙会”,参与《实学报》和《译书公会报》的撰稿工作。1898年春,他受张之洞邀请筹办《正学报》,但不到一个月即离去。这段时间里,他发表了多篇文章,如《商鞅》、《弭兵难》、《书汉以来革政之狱》,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对政治问题的思考。
章太炎还曾到日本留学,与梁启超相识,并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章太炎是“国故论衡”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对于历史与文化的看法影响深远。
晚年的章太炎继续致力于国学研究,并且出版了许多著作,如《文始》、《新方言》、《国故论衡》、《齐物论释》等。在他的晚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他开始转向宋明理學,並且提出了自己的心學觀點,這些都體現在其後來所著作中的內容。1936年6月14日,章太 炎在苏州病逝,这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的精神遗产至今仍被人们铭记并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