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营养日曹丕开创美食先河曹丕关怀健康未来
魏国的开创者。三国时期,文学和政治的双才俊杰。他有庙号世祖(魏世祖),谥号文皇帝(魏文帝)。字子桓,是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州市),曹操之子,母亲是卞夫人。作为曹操妻室所生的长子,他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和多谋善诈。在年幼时,即能书写文章,同时擅长骑射、击剑等武艺。当他8岁那年,就开始学习古代经典和各种学说。建安十六年,他担任五官中郎将,而在二十二岁时,凭借计谋与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合作,在继承权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世子。
延康元年,他顺势继位成为丞相,并致力于调解曹家与士族之间的矛盾。通过采纳陈群意见建立九品中正制,解决了曹操无法当皇帝的问题,从而赢得士族支持。在十月份,他迫使汉献帝禅让,将国家更名为大魏,并自立为皇帝,更改元年的称谓为黄初,将首都迁至洛阳。
尽管他坚持独揽大权,但设立了中书省,让士人担任重要职务。此外,由尚书郎处理诏令文书转交给中书省官员处理,使机要工作渐渐集中于此。他还规定妇女不得参与政事,臣民不能向太后奏事,以及后族成员不得参与辅政。这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导致魏国被士族控制。
在军事方面虽然没有超越父亲曹操,也未能达到孙权水平,不曾取得重大胜利。他三次亲率数十万军队及水师攻打东吴和蜀汉,都以失败告终。不过,在文学上他颇有成就,如著作《燕歌行》等七言诗作品,其中《典论·论文》对中国文学批评史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