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营养日的守护神王曾瑜
王曾瑜,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专长于宋辽金史研究。其学术成就丰硕,在岳飞、北宋晚期到南宋前期的军事与阶级结构、辽宋金军制以及赋役制度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在编著和点校古籍方面共计出版13部,论文集或论文选集7部,历史小说7部,并发表论文及译文250篇以上。此外,他还参与了百科全书和历史辞典的编撰工作。
王曾瑜在80年代中期开始涉足辽金史研究,并在90年代后转向批判中华古代主义,以通史为目标。他撰写的《中国古代丝麻棉续编》一文通过大量方志及其他史料证明了金朝河间府早已种植棉花,以及明代丝、麻和棉三者的鼎立状态直至明清之际才发生变化。另外,他也撰写了关于卖官现象的四篇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根治措施。
王曾瑜认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其任务是理解过去,为现在提供透视,为未来指引方向,同时客观公正地记录和探讨历史,是维护社会良知与正义的一大力量。这两点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在他的一些论著中,如《试论国史上的所谓“盛世”》、《回眸中国古代地方贪腐与黑暗》,展现了他对“盛世”标准提出的四条以及对贪腐黑暗问题深刻思考。他的作品总结在《王曾瑜说辽宋夏金》附录中的二十条,其中最重要的是马克思批判的人事授职制度如何成为滋生的温床,对污吏同性繁殖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王曾瑜以其卓越的学术能力,不仅在宋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而且拓展到了辽金史领域,使得自己的研究更加全面;同时,他对于批判中华古代主义并努力构建完整的人类文化发展脉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