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梦历史故事网
首页 > 世界历史故事 > 刘裕堪称历史上最能打的皇帝 气吞万里如虎 却敌不过滚滚而来的历史浪潮

刘裕堪称历史上最能打的皇帝 气吞万里如虎 却敌不过滚滚而来的历史浪潮

刘裕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终结了门阀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格局。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的上片为: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里所说的寄奴,说的是中国古代一个从草根到皇帝的英雄人物,他就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一位皇帝,宋武帝刘裕。

刘裕,小名寄奴,东晋时期,出生于京口。他的先祖原本是彭城人,据说还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王刘交的后代。西晋后期,南匈奴贵族刘渊乘着西晋皇室八王之乱的内讧,在山西并州自立为汉王,建立汉国。随后不断南侵,屡屡打败晋军,势力日益强大。到了西晋永嘉年间,匈奴汉国向西晋发动大举进攻,在河南鹿邑歼灭了十万晋军。随后又攻陷京师洛阳,俘虏了晋怀帝司马炽,太子等皇室成员,以及官员军民三万余人。并大肆挖掘陵墓和焚毁宫殿,史称“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后,晋朝南迁,在建康建立了东晋。这时期,中原文明向中国南方地区大规模转移,也就是所谓衣冠南渡。随着中原地区的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大批南下,迁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国都建康的周围设立了一些侨州和侨郡。比如,在广陵(扬州)置南兖州,在京口置南徐州。刘裕的家族就是在这个时期从北方迁到了长江南岸的京口。刘裕虽说出身于帝王之后,官宦世家,但到了他的父辈家境早已衰败,成为贫苦百姓。幼年刘裕已经沦落到靠砍柴、种地和卖草鞋为生。

不过,少年刘裕就胸有大志,一心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恢复祖上荣耀。带着如此雄心壮志,他年轻时在家乡从军。身材魁梧,相貌奇伟的刘裕成为东晋北府军中一名下级军官。说起这个北府军,在历史上那可是声名赫赫。中国古代,大多割据的时期总是北方强而南方弱,南方政权往往受北边欺负。可是也有例外,东晋指挥淝水之战就将北方过来侵犯的前秦苻坚打得落花流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那支威风八面的东晋军队就是北府军。

北府军,又叫北府兵,是中国东晋时谢玄主持创立的一支军队。东晋建立60年后,前秦统一了中国北方,雄心勃勃的苻坚自恃强盛,屡屡向东南侵犯,对东晋发动进攻。孝武帝深感东晋王朝受到来自北方强敌的军事压力,下诏征求良将防御北方的威胁。

此时东山再起的,已经是执掌朝政的重臣。他举荐自己的侄子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负责江北的军事。当时广陵和京口聚居着大量逃避战乱而来的北方流民,谢玄到任后,在这些人中选拔了大批体格强健,勇敢彪悍的人士,组织起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两年后,兖州治所也改迁到京口,当时京口为江南重镇,同是徐州和兖州等侨州侨郡的治所,又被直接称为北府,所以这支军队得名为北府军。

刘裕开始担任北府军将领孙无终手下的司马,也就是负责管理战马的军官。他在北府军中的脱颖而出,崭露头角,是在平息孙恩之乱的战争中。孙恩家族世代信奉道教,其叔父孙泰是“五斗米道”教主。隆安二年,大臣王恭叛乱,孙泰以为东晋快要灭亡,于是煽动百姓,在江浙一带广招信众。被人举报后,孙泰被会稽王司马道子处死了。

孙恩逃到浙江沿海岛屿,召集到一百多手下,等待机会复仇。第二年,孙恩看准当时人心不稳,开始了。孙恩率领部下登陆进攻上虞,杀了县令。接着就乘胜进攻绍兴,又杀了会稽太守、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一时间东南各郡县的官兵闻风而逃,东南八郡纷纷举兵响应,孙恩的部众猛增到了数十万人。孙恩自称征东将军,大肆杀戮抢掠,弄得东晋朝野震惊。

朝廷连忙派徐州刺史谢琰和兖州刺史刘牢之前往。在孙无终推荐下,刘裕转入刘牢之的麾下,担任参军。谢琰与刘牢之两支军队齐头并进,很快就打到了钱塘江。孙恩开始以为自己能一举拿下建康,这下看到不是北府军的对手,乘着刘牢之率军渡过钱塘江时,带着二十万部众往东又逃到海岛上,他的余部都被消灭了。朝廷担心孙恩卷土重来,于是将谢琰留在会稽驻防。

孙恩果然不死心,过了一年,再次打到了会稽城下。谢琰轻敌出战失败,反被部下张猛叛变杀害。直到刘牢之率北府军征讨,逼得孙恩再次撤回海岛。后来,孙恩登陆进攻宁波,被刘牢之打败,转而攻打北面的海盐。刘裕此时来到海盐筑城驻防,见孙恩军白天来攻城,而城内兵力空虚,刘裕于是组成数百人的敢死队,脱掉盔甲,手持短兵器,擂鼓呐喊冲出城去。对方受到震慑,吓得丢盔卸甲,主帅也被杀了。

孙恩曾经率领十多万大军,上千艘楼船沿着海道到丹徒登陆,也被从海盐赶过来的刘裕打得逃回船上。后来刘裕多次率兵讨伐,屡屡大破孙恩。在刘裕的紧追不舍之下,孙恩手下损失数以万计,只好再次退守海岛。第二年,孙恩在攻打临海失败后,带着数百名他的妓妾和信众投海,孙恩之乱至此结束。这个孙恩,以海岛为根据地不断作乱,被看作是东南沿海海盗的始祖。有趣的是,他的名字后来成了海盗的代名词。

孙恩死后,他的妹夫卢循成为残余势力的首领。卢循在永嘉被刘裕击败后南逃,占据了广州,称霸一方。还趁着刘裕北伐南燕时,沿赣江北上攻取了九江,再沿长江而下进攻建康。刘裕随后回师在石头城下击败卢循,沿江追击到九江,在鄱阳湖口歼灭了卢循主力。接着派兵南下攻下广州,端了卢循老窝。卢循走投无路,向西南流窜,最后在交州溃败,投海。这些都是后话了。在平定孙恩之乱中,刘裕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他不仅作战勇猛,披坚执锐,冲锋陷阵,而且富有谋略,指挥得当,往往以少胜多。刘裕治军整肃,法纪严明,从不骚扰百姓。

东晋王朝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403年又发生了将领桓玄叛变篡晋的事件。桓玄是大司马桓温之子,因为嫌官小位卑,弃官回到桓氏发迹之地荆州。桓家在那里势力很大,不久便夺取了荆州和江陵。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后,不断要挟朝廷,最后篡夺帝位自立,改国号为楚。桓玄对于自己的部下刘裕,既忌惮又想利用他来巩固自己的帝位。对他采取拉拢怀柔的政策,试图打消刘裕的不满。刘裕又岂能甘心委身在这种奸佞手下,他暗中联络北府军将领刘毅、何无忌等人,加紧准备起兵。

次年二月,刘裕与何无忌首先在京口动手,杀了桓玄的堂兄、徐州刺史桓修。接着刘毅等人又在江北动手,攻打广陵,杀了青州刺史桓弘。随后刘裕率兵1700余人直扑建康,在城东北数十里,遇到了桓玄派来阻击的猛将吴甫之和皇甫敷。刘裕身先士卒,挥舞长刀冲上前去,瞬间便将吴甫之宰了。前进到罗落桥时,又与皇甫敷的数千人马相遇,刘裕的先锋檀凭之战败被杀。

刘裕率部奋战,却因寡不敌众,被重重包围,刘裕背靠一棵大树,拼死抵抗。幸好后续部队赶到,一箭射中皇甫敷额头。刘裕冲上前去,皇甫敷相求说:上天保佑你定成大事,望照顾我的子孙。刘裕一刀砍死皇甫敷,后来信守承诺,对他的子孙厚加抚恤。

桓玄听说派出的两员大将都被刘裕杀了,惊恐万分。扬州刺史桓谦主张迎击刘裕,桓玄天真地认为:不如在覆舟山屯集大军等待。刘裕的军队走了上百里锐气已挫,忽然看见大军出现,必然吃惊害怕。我军坚守不出,他们求战不成自然就会离开。于是,桓玄派桓谦与游击将军何澹之在覆舟山东北,后将军卞范之在覆舟山以西,共屯兵约二万人。

刘裕命令部队饱食一顿后,丢弃余粮,轻装前进到覆舟山以东。他派老弱兵员上山,竖起旗帜作为疑兵,迷惑桓玄。桓玄急忙调遣精兵前去支援。这些士兵多为北府人,原本就害怕刘裕,所以并没有斗志。刘裕兵分数队突击,他冲杀在前,将士们无不卖力死战,以一当百。攻上山时,恰逢刮东北大风。刘裕借风纵火烧向桓玄的屯兵,一时间烟火冲天,鼓噪之声城内都为之震动,桓谦和卞范之的部队顿时溃败。

在楚军屡次战败后,桓玄无奈退出建康,带着桓氏子侄乘船沿江往西逃去。刘裕率军进入建康后,派遣诸将沿江追击桓玄。桓玄挟持晋安帝一路逃到九江,留下数千人马防守,自己继续西奔至湖北江陵。刘裕追兵赶到九江,集中兵力击敌之弱,一举攻克桓玄重兵把守的湓口,占领了九江。

桓玄自然是不甘心失败,他在老巢荆州聚集了2万余兵力,沿江东下,想劝降刘裕。刘裕军不足万人从九江西上,与桓玄在黄冈西北的峥嵘洲遭遇,又以火攻将桓玄主力打得溃不成军,连夜烧掉辎重逃跑。桓玄在逃入四川的途中也被部下诱杀身亡。后来,刘裕又溯江而上,平息了桓氏其他人的继续反叛作乱。

晋安帝复位后,刘裕执掌东晋朝政。他先后扫除了西蜀、卢循等南方割据势力,消灭了北方的南燕、后秦等国,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和关中等地,光复洛阳和长安两个都城。所向披靡,“气吞万里如虎”。公元420年,刘裕迫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自己当了皇帝。建国号为宋,史称刘宋。自此东晋灭亡,中国开始进入南北朝时期。刘宋拥有黄河以南的广大国土,成为东晋南朝时期疆域最大的一个王朝。

草根出身的刘裕执政期间,关心百姓疾苦,降低农民租税,废除苛繁法令,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均有贡献。昔日的草根寄奴,终成“南朝第一帝”。

自古以来南朝北伐都是困难重重。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较南方多,北方多战乱,少数民族骁勇善战,且多为骑兵,更是加大了北伐的难度。东晋100多年里曾多次北伐,但大部分均以失败告终,收效甚微。而到了东晋末年,刘裕领导的义熙北伐,却势如破竹,占领洛阳,攻陷长安,后秦灭亡。宋辛弃疾的名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美的就是这次北伐。

义熙十三年的冬天,刘裕率晋军浩浩荡荡地抵达长安,想稍作休整后经略关中。不料此时后方却传来了噩耗,留守建康的刘穆之病逝,以至于要自己亲自回去稳定朝政。可惜的是,刘裕这一走,统一的大业再无机会完成了。刘裕离开长安时,仅留12岁的儿子刘义真以及王修、王镇恶、沈田子等文武大臣共守长安。在后人看来,留守长安的人选,这或许是个错误的组合。沈田子与王镇恶多有矛盾不能相容,竟向刘裕进谗言:“王镇恶家在关中,不可信赖”。

然刘裕的回答竟然是:“钟会之所以不能成功作乱,就因为卫瓘呀。俗话说:“一只猛兽,不如一群狐狸。你们十几个人,怎么还怕王镇恶。”对于这点司马光严厉批评过,臣光曰:古人有言:“疑则勿任,任则勿疑。”裕既委镇恶以关中,而复与田子有后言,是斗之使为乱也。惜乎!百年之寇,千里之土,得之艰难,失之造次,使丰、鄗之都复输寇手。荀子曰:“兼并易能也,坚凝之难。”信哉!

果不其然刘裕走后,沈田子谋杀了王镇恶,随后王修又杀沈田子,不料刘义真又听信谗言而复杀王修。关中名将自相残杀,乱了长安城,刘裕只好命令刘义真撤出长安,并派得力干将朱龄石等接应。最终还是便宜了胡夏国,使得赫连勃勃轻取长安,只剩刘义真侥幸逃生,刘裕千辛万苦打下的北方据点毁于一旦。到此,关中失守,刘裕北伐计划中断,终至统一无望,直到到刘裕病逝也未重启北伐之事。

刘裕率晋军北伐,势如破竹,如以关中为跳板,统一大业未必无法实现。而长安内乱致使关中失守,刘裕停止北伐。


1、心腹刘穆之猝然逝世,京口集团内部发生力量变动。


刘穆之自京口起兵以来就追随刘裕,为其出谋划策,刘穆之之于刘裕正如萧何之于刘邦,他的逝去对刘裕的打击是巨大的。作为刘裕最倚重的谋臣,刘穆之在朝堂上是门阀士族与寒族权术斗争的焦点,正是因为刘穆之在后方建康经营,刘裕才能放心在前线北伐。如今刘穆之猝然离世,朝中就没有士族和寒族间周旋的能臣,使得这个后方成为了极其不安定的因素。

加之京口集团内部并不像其他夺权集团一般团结,京口集团过分强大的力量也让他十分不安,意识到后方根基不稳的事实,此时刘裕怎能放心的在前线北伐。刘穆之离世,建康出现统治危机,缺乏保障,刘裕不得不停止北伐,重返建康夺权稳定局势。


2、长安内乱,关中大将自相残杀,赫连勃勃轻取长安,刘裕军元气大伤。


刘裕的一个错误决策,让多有矛盾的沈田子与王镇恶留守长安,刘裕有意的这样制衡安排,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糟糕后果。留守长安的大将,互不信任,自相残杀,便宜了赫连勃勃。从长安内乱中,王镇恶、沈田子、王修等大将先后被杀;到后来赫连勃勃攻陷长安,朱龄石、朱超石、蒯恩、傅弘之等人悉数阵亡、被杀。刘裕手下一等一的将领们的逝去,对刘裕军无疑是重大打击,刘裕损失了长安是小事,损失了这些栋梁之才才是大事。这成为了后来刘义隆多次北伐均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这些将领们还在,以刘义隆多年的休养生息之下的国力,北伐未必没有机会成功。


3、目的已部分达成,北方势力日益强大。


长安内乱后,关中丢失,北伐失败,但潼关以东、黄河以南、淮水以北以及汉水上游的地区,为刘裕据有,北伐并非没有收获。再则刘裕北伐的目的既是收复故土也是积攒声望,虽然故土尚且未收复,但此次北伐极大地增加了刘裕的个人威望,提高了朝中与其他势力竞争的筹码。

北方势力的强势崛起,无疑是刘裕北伐的巨大阻碍,当时东晋的实力来说,或能守关中,但难以吞并北魏拓跋氏。随着南北朝军事差异的日益增加,南朝无力改变军事上的劣势地位,北伐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刘裕只好趁着北伐取得的巨大威望,顺利夺权称帝,建立刘宋。这样看来,刘裕当时或许无力经营北方,只能攘外先安内,可惜的是之后再无机会进行北伐。刘裕的宏图伟业,统一河山的大业,再无机会实现,此后刘家把未来的重心放在内部整顿,而非北伐统一大业。


标签:

猜你喜欢

世界历史故事 总裁的美味娇妻...
在繁华都市的高楼大厦间,总裁集团的总裁——林轩,以其冷静和睿智闻名于商界。他的生活似乎完美无瑕,但他最宝贵的人生财富,却不在金钱或权力之上,而是在于他的妻...
世界历史故事 我来给你讲讲字...
在古老的中国文化中,成语不仅是我们日常交流中的重要工具,它们背后往往隐藏着丰富的典故和深远的哲理。今天,我就带你一起揭开这些字面上的“谜底”,一起来看看它...
世界历史故事 岁月的轮廓长城...
岁月的轮廓:长城上的最后一座望楼 一、云卷云舒的征途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无数个故事,每一个都像是一扇窗,透过时间的雾霭,展现出那段辉煌与沉淀。我们今天要...
世界历史故事 封神演义中姜子...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封神演义是最为人熟知的一部史诗巨著,它以丰富多彩的故事和深刻的人物塑造而闻名。其中,姜子牙这个人物不仅在封神演义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