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网追学网晋文公退避三舍夸张一代霸主成就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秦始皇不仅创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还自称“始皇帝”,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时期。作为最高统治者,皇帝享有无与伦比的权力和尊荣,他们被人们崇敬为至高无上的圣人。在这片辉煌而复杂的历史画卷上,我们今天要讲述的是晋文公的一段传奇故事。
春秋时期,当晋国君主晋献公宠爱骊姬之时,她为了确保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不惜毒杀太子,并迫使太子的两个弟弟重耳和夷吾逃离国境各奔东西。
重耳最终来到楚国,在楚成王的大度下得到了宽厚的待遇,他深受感激。当楚王举行盛大宴会款待重耳之际,酒酣肉肥之余,楚王询问重耳将如何报答他的恩情。面对这个难题,重耳谦逊地回答道:“若我未来日能回到晋国做君,我愿意与楚国保持永远和睦。”当楚王提及可能有一天两国之间会爆发战争时,重耳毫不犹豫地说:“若真如此,我愿意退避三舍(九十里),绝不会首先启战。”
后来秦军平定了晋国内乱,允许重耳回国,这位曾经流亡的人成为了一代伟大的领导者——晋文公。他通过改革政制、发展生产,使国家逐渐强盛起来。
然而,对于此前与楚王所作出的承诺,一直是他心中的沉甸甸的责任感。当宋襄公向他求援,以防止被野心勃勃的楚国消灭时,晋文公并未直接出兵,而是决定先解决归顺于楚的小邻邦卫、曹。这次行动让他赢得了时间,同时也促使咽喉狭处的小邻邦们臣服于他的大朝廷。
尽管如此,当成得臣率领大军欲攻打宋国,却因为城濮战役遭遇失败而暴跳如雷,最终选择决一死战,但正是在这场战斗中,他无法忘记那份早年对过往盟友所做出的承诺。于是,在众将士疑惑眼神中,他坚持履行誓言,将部队撤退九十里至城濮地方驻扎。此举虽令人难以理解,却也证明了他坚守信用的态度。
在那里,与追来的敌军相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展开。一系列巧妙布阵和埋伏策略导致敌方损失惨重,最终成得臣不得不拔剑自刎。由于这一壮举和智勇双全的情操,被誉为一代霸主,是所有英雄传说中的典范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