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籍记载看仓颉与哪吒相提并论其成就何止三fold首先他创造了文字之源甲骨文其次他赋予天地以光明发明
仓颉,古代智者,以侯冈为姓,颉为名,被后人尊称为先师、史皇、苍王或仓圣。《说文解字》、《世本》和《淮南子》等典籍记载,他是黄帝时代的左史官,在汉字创造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被誉为“造字圣人”。
据《河图玉版》和《禅通记》,仓颉曾自立为帝,即仓帝,是上古部落首领之一。他在位期间于洛汭之水拜受洛书,这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道教中,仓颉被尊奉为文字之神。传说他拥有双瞳四个眼睛,从天生睿德观察星宿鸟兽足迹,依形而发明文字,革除结绳记事之陋,为文明开基,因此被称作“文祖仓颉”。
从历代典籍看,仓颉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象形文字。虽然不是单独发明了汉字,但他将民间图画文字进行广泛搜集和认真整理,从而创制出规范的象形文字。
二、受洛书与河图。在河图与洛书中详细记录了古代帝王兴亡及统治道法,只有天授命的帝王才能得到这份宝贵信息。登基后的仓颉向南巡狩时,在阳虚山发现灵龟背负着神秘图案,并将其献给自己,这就是八卦的由来,也成为了《周易》的来源。
人物评价
原始社会的人类逐渐从堆石记事到结绳记事,再发展到符号文字。这五千余年的符号文化记录基本上都是用符号系统来进行的。
在这个过程中,仓颉通过搜集民间图画加以整理,将无系统的符号转变成了有系统的象形文字。历史文献描述他如何凭借聪明才智创造出这些符号:“能书生于世”,并且能够根据天地变化以及自然现象来创造这些字符。
然而,这些关于他的故事更多的是对他的崇敬,以及随时间推移形成的一种信仰。而实际上中国早已有了先进的手写语言,比如甲骨文,它们比起现代汉字要复杂得多,而且更早出现。这使得我们对那些关于倉頡創始漢字傳說的一些看法变得更加謹慎與批判性地去考量它們是否仅仅是一种文化上的浪漫化,而非历史事实所支持的情况下的事实。此外,由於歷史記載往往帶有一定的神話色彩,所以對於倉頡這樣的人物來說,其實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有學者甚至質疑倉頡是否真的存在過。但不管怎麼樣,這個故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中國語言發展歷史時期可能發生的轉變點,並且讓我們對於這段悠久而複雜的歷史產生興趣與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