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关于吴国成立时间的探讨与中国近代史特点之对照仿佛是一本古籍中记载的宝剑与现代社会中的智能手机
1、吴国的建立始于229年。
2、三国时期,亦即220年至280年的历史篇章,是东汉的传承与西晋的启蒙阶段,以曹魏、蜀汉和东吴三家为主体。赤壁之战后,曹操遭孙刘联军所败,这一胜利奠定了三足鼎立初步格局。
3、在220年,曹丕篡夺汉朝皇位,并自立为帝,其政权被称作曹魏,从而开启了三国时代。紧接着,刘备在成都继续承袭汉朝的遗志,被史册记载为蜀汉。而222年,在夷陵之战中失利后,孙权获得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次年,即223年,当刘备去世后,他儿子刘禅继位,由诸葛亮辅佐,与孙权重新结盟。此刻,我们发现时间到了229年的那一年,那是孙权称帝并将其国家命名为“吴”,由此东吴正式成立,也标志着三国完全走向鼎立状态。
4、随后的几十个春秋季节里,无数次北伐未能改变这份既定的格局。在蜀汉时期,有诸葛亮和姜维等人多次率领大军南下攻打曹魏,但结果总是一场空。在曹魏末期,其实权逐渐落入司马懿的手中。而263年的那一次重大的战争——魏灭蜀之战,让蜀汉宣告消亡。仅仅两年之后,即265年,司马昭病逝,其子司马炎废去了元帝,将自己扶上宝座,并以“晋”作为新的国家名称,被后世称作西晋。而280年的那个冬天,当西晋击败了东吴,最终统一了整个中国,这段充满变迁与斗争的三国历史画上了句点,为人们揭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进入了晋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