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第89章遥移许城帝都之变云烟
自董卓之乱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对各地州郡失去了控制。官僚、豪强趁机争夺地盘,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曹操本小势力,却在混战中逐渐壮大。他打败黄巾军,在兖州建立据点,从其降兵中挑选精锐扩张武装,最终成为强大的割据力量。
公元195年,长安的李傕与郭汜相互攻伐,大臣董承带着献帝逃出长安,回到洛阳。然而洛阳城宫殿已被烧毁,只能暂居破旧官员住宅。大臣们挖野菜度日,有些人因饥饿倒毙于墙边。
曹操驻守许城时接到消息,便召谋士商讨是否迎皇帝至许城。荀彧建议仿效晋文公周襄王之举,将汉献帝迎至许昌,以顺应民心。而曹洪领兵前往洛阳迎接献帝,但遭遇董承阻拦。
曹操亲临洛阳,与董承等解释缺粮情况,并提出迁都到有粮食的许城。这次迁都标志着许城成为东汉临时都城,被称为“许都”。曹操在此设立宫殿,让献帝正式上朝,并自封为大将军,用献帝名义向各地发号施令。
首先,他以诏书责备袁绍扩展势力,不助朝廷,而后封袁绍太尉,这引起袁绍不满,最终辞职。面对此事,曹操让步,将大将军头衔让给袭击他的人马并改称车骑将军,以维持和谐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批官员和军队的粮食供应问题显现。在这危机中,一位叫枣祗的官员提出了“屯田”计划,即招募农民开垦荒地,每年收获一半归农民,一半归国库。这一策略得到了实施,不仅解决了当地粮食问题,还促进了整个地区经济繁荣。此举加强了曹操的地位,为他未来的统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