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物品中的上古神话故事120篇与迁都许城相遇
自董卓之乱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其对各地州郡的控制力大失所依。地方官僚与豪强趁机争夺版图,逐渐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割据势力。其中较为显赫者有冀州的袁绍、南阳的袁术、荆州(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一部)的刘表以及徐州(今江苏长江以北和山东东南部)的陶谦与吕布,他们相互交战,持续不断。百姓在混战中遭受巨大苦难,不少地区变得荒凉无人。
曹操起初势力微弱,但后来他击败了攻入兖州(今山东省西南部及河南省东部)的黄巾军,在兖州建立了据点。他还从黄巾降卒中挑选精锐,加强武装力量。此后,他又成功打败了陶谦和吕布,最终成为一个强大的割据势力。
公元195年,当长安发生李傕与郭汜之间的火并时,外戚董承及其一批臣子带着汉献帝逃离长安,以至洛阳。然而,由于董卓之前烧毁宫殿,只剩下破瓦断砖和野草丛生。在这种情况下,汉献帝只能暂居官员破旧住宅,而文武高级官员们不得不搭建简陋的小屋避风雨,最大的困境是粮食短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汉献帝派人四处求助各地贡赋粮食,但由于当时大家忙于争夺地盘,对皇权持轻视态度,无人愿意提供支援。大臣们只能自己挖野菜过活,有些甚至因饥饿倒毙在墙边上。
这时候曹操驻扎在许城(今河南许昌)听闻此事,便召集谋士讨论是否迎接汉献帝到许城。这次商议中谋士荀彧提出了历史上的类似例子,如晋文公救周襄王或漢高祖发丧天下归顺,因此认为若能把皇上迎来,将符合民心,并且如果错过这一机会,让别人先行,则会错失良机。曹操赞同这个意见,便派曹洪率兵前往洛阳迎接。
但董承等大臣担心被曹操排挤,因此阻拦曹洪的人马。当消息传回许城时,曹操亲自前往解释洛阳城缺粮的情况,并建议将皇室迁移到更有资源的地方——许城,以免他们受冻饿。这番说辞让汉献帝及其随从都希望尽快迁移于是,在公元196年,正式将首都迁往许城,这便称为“许都”。
到了新都里,曹操给予汉献帝设立宫殿,使其正式登场政坛,同时自己也被封为大将军,并开始用御名向各路豪强发出命令。不过他的计划并不顺利,因为即使名义上是朝廷下的诏书,也无法完全约束那些拥有庞大力量如袁绍这样的割据领袖。而袽绍虽然接受封号太尉,却因为感觉自己的位置低于其他人的身份而愤怒辞职。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是靠屯田制稳定了一部分农民生活,还未能彻底解决问题,因为十年的混乱导致天下的饥荒仍然存在。如果没有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即使是在新的都城也难以维持下去。因此枣祗提出了屯田制度,他建议由国家出租土地给农民,让他们开垦荒地,一半产物归国,一半归农户。一时间許多废土得到耕种,从而产生大量食物,为国库增添了一百万斛谷物。此举极大缓解了军队供给的问题,加速了经济恢复进程,同时也吸引了一批才能出众的谋士加入他的麾下,如荀攸、郭嘉和满宠等,使得他的政治影响进一步扩展。不久之后,这个政策就被推广到所有他掌控的地界内,从而稳定了国内局面,为未来统一中国奠定基础。但同时,也预示着更多战争和斗争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