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悟出当皇帝需先抢占
李治终于悟出了当皇帝的真谛,一个字:斗!想要王位,就得自己努力“斗”;想要权力,也要自己“斗”。封建王朝的权利体系应该是皇帝指挥大臣,而不是被大臣牵着鼻子走。这是历代君王都明白的道理。
当然,李治也意识到了,从前任皇帝去世那一刻起,他就在思考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掌控一切的大臣。他的思索和努力没有带来任何结果,他一直在被大臣操控。
他翻开了李世民给他的教科书,那些文字就像父亲做事一样,冠冕堂皇,全都是高尚的原则。然而,李治天资有限,不懂父亲的话语深意。他苦苦思索,这个问题为何无解?他不得不重新学习唐朝历史,看看自己的祖父、父亲是怎样当上皇帝的。
最后,李治得出一个结论。在唐朝,当上皇帝并不容易,要靠“斗”!
爷爷李渊靠“斗”夺取长安,一路建立江山;爸爸李世民同样靠“斗”,扩张疆土,最终篡夺了隋炀帝的手中龙椅。自己的哥哥们——如承乾和泰,他们也是以此作为出发点,“斗争”到死。而自己的位置,也是由长孙无忌等人帮忙争取到的。
因此,李治最终明白了当上的实质,只有一个字:“斗!”
想要王位,就得自己想办法“斗”;想要权力,也要自己“拼”。那么,是什么样的力量能让我们在这场永无止境的竞争中获胜?
于是,他继续回顾历史,这一次,他的心思更加深远,不仅局限于唐朝。他发现历代帝王为了夺取他们所需之物,都依赖以下五种人:
一、文官。
二、武将。
三、外戚。
四、太监。
五,是你自己。
但经过仔细考虑后,他发现这些并非万能,每种力量都有其局限性。但最终还是决定采纳第五种力量——自我发展,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完全掌控命运,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你决定你的未来。你必须亲手塑造自己的命运,无论是在内政还是外交方面,你都需要亲自动手,为国家尽一份力。
这样的理解,让他感到既震惊又振奋,因为他知道,只有不断地挑战自我,在这个充满竞争力的世界里生存下来,并且取得成功,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唯一可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