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必知的历史故事唐高宗之抢得皇权悟事命
李治终于悟出了当皇帝的真谛,一个字:斗!想要王位,就得自己努力“斗”;想要权力,也要自己“斗”。封建王朝的权利体系应该是皇帝指挥大臣,而不是被大臣牵着鼻子走。这是历代君王都明白的道理。
当然,李治也意识到了,从前任皇帝去世那一刻起,他就在思考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掌控一切的大臣。他的思索和努力没有带来任何结果,他一直在被大臣操控。
他翻开了李世民给他的教科书,那些书就像父亲做事一样,冠冕堂皇,全都是高尚的原则。然而,李治天资有限,不懂父亲的话。他苦苦思考,这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让他做事时总显得手忙脚乱?他不得不重新学习唐朝历史,看看自己的祖父、父亲是怎样当皇帝的。
最后,李治得出结论:
在唐朝,当皇帝并不容易,要靠“斗”!
爷爷李渊靠“斗”才夺取了长安;爸爸李世民靠“斗”才建立了功业,“斗”的地盘之后,还要继续“斗”争取到皇位。哥哥们——李承乾和李泰同样也是以“斗”字为号,他们自己获得的王位,其实也是长孙无忌等人帮忙争取下来的。
现在,我— 李治 ——终于明白了作为一名君主,你必须学会这门艺术——即使是一个简单而强大的字:“斗”。
所以,如果你想得到你的位置,你必须学会与人较量。如果你想拥有更多权力,你也必须学会与人较量。但问题来了,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有效地进行这一过程?
于是,在回忆历史时,我的视野变得更加广阔,不仅局限于唐朝。我发现历代所有那些伟大的君主,他们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都依赖于以下五种人物:
第一种,是文官。
我本身就是这样一个人,无需多言,只需让那些像长孙无忌这样的能干人士处理政务,便能保证国家稳定运转。
第二种,是武将。
自从年幼开始,我就被教育说:“看那个昏庸无能的隋炀帝,他把太原留守这个重责任务交给了你的祖父——英雄般的一代英杰。”他们不仅勇敢,而且有智慧,最终成为了我们家族荣耀的一部分。
第三种,是外戚。
我从小便学到了:“周宣帝宇文赟,将兵权交给杨坚后,却没想到杨坚死后立刻夺去了宇文家的宝座。”这些事情让我深刻认识到外戚对于宫廷政治至关重要,但同时也充满危险性,因为他们掌握着关键力量,一句话可以决定命运或毁灭一切。
第四种,是太监。
我还记得老师告诉过我:“东汉末期那些软弱无力的君主,被宦官控制,以至于每次废立都是一场闹剧,没有办法改变命运。”
第五种,就是自我提升。
最重要的是,我不断受到提醒说:“你的父亲是一个举世无双的大英雄,他手下的良将如云,为国尽忠。他是个令人敬仰的人物!”但尽管如此,我知道自己与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意识到,只有有一群忠诚可靠的手下支持我,并且全心全意地对待国家的事务,与那些如长孙无忌等人的影响力抗衡,那么我的位置就会稳固下来。而且,这个时代已经证明,没有个人能力和智慧,就无法抵御其他势力的侵蚀和挑战。你需要什么呢?是文官?还是武将或者外戚?还是宦官?抑或是我自身?
答案只有一个: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确保自己的位置不会因为别人的行动而摇摆。在这个复杂多变的地球上,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并掌握这门技能,即使它只不过是一个简单而强大的词根:竞争(D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