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反复奏响曹操起兵的历史乐章短篇神话故事中的雄姿英发
曹操,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县)人,是宦官养子曹嵩之子。他从小聪明机灵,办事能干。青年时期曾请名士许劭评估自己,被许劭认为若在太平时代将成大臣,在乱世则可能成为奸雄。
曹操二十岁时担任洛阳北部尉,他立下规矩,用五色棒惩治违法者,迅速以严明的执法著称。后因打击恶霸蹇硕而声名鹊起,被调往县令职位。
黄巾起义期间,汉灵帝封他骑都尉,并派至颍川一带镇压起义。曹操成功平定波才领导的黄巾军,因功被提升为济南相。
董卓入洛阳后,以厚禄笼络官员,将曹操提升为骁骑校尉,但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继续在其麾下工作,便逃出济阳,与父亲合力招兵买马讨伐董卓。在陈留聚集了五千多人马,与堂弟曹洪并财主卫兹提供资金和粮食支持。
自黄巾起义后各地州郡拥有一支人马,其中袁绍声势最盛。他在冀州当渤海太守组织了强大的军队。公元190年,曹操与各路讨伐联军十几万人,在酸枣集合,但未能及时行动,而是互相观望不战。
不满同盟军犹豫态度的曹操决定单独行动,从而引发了与董卓部将徐荣的战斗。在这场失利中,虽然遭受损失,但也锻炼了他的智慧和勇气,最终回到酸枣,对于同盟军的无所作为感到深愤慨,并决心独立行动,为自己的未来打算。此次经历让他认识到必须依靠自己才能实现目标,因此开始另辟蹊径,与那些犹豫不决的人脗离,再次投身战争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