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第89集遥寄许城帝王迁都的传说
在董卓之乱之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对各地州郡失去了控制。各地官僚、豪强趁机争夺地盘,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冀州的袁绍、南阳的袁术、荆州(今湖北、湖南两省和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的一部)的刘表以及徐州(今江苏长江以北和山东东南部)的陶谦和吕布等,他们相互混战,打得昏天黑地。成千上万的百姓在混战中遭难,许多地方出现了荒凉无人烟的情景。
曹操本来势力微弱,但后来他打败了攻入兖州黄巾军,在兖州建立了一块据点。他还从黄巾军降兵中挑选精锐扩大武装。在随后的战斗中,他又打败了陶谦和吕布,最终成为一个强大的割据力量。
公元195年,当李傕与郭汜发生火并时,大臣董承带着献帝逃出长安回到洛阳。但是洛阳城已被烧毁,只能住在一位官员破旧的小屋里。文武官员没有地方住只能搭草棚避风雨,而粮食问题更是棘手。
曹操听闻此情,将献帝迎至许城,并建立宫殿,让献帝正式上朝。此举标志着许城成为东汉临时都城,被称为“许都”。曹操自封大将军,用汉献帝名义向各方豪强发号施令,以稳定局面。
然而,这段时间内由于粮食供应困难,大批官员和军队开始感到不满。一位叫枣祗的人提出了“屯田”计划,即招募农民开垦荒地,由官方提供农具牲口,每年收获一半归官,一半归农民。这项计划很快获得成功,不仅解决了当下的粮食问题,还促进了农业生产,为后来的统一奠定基础。通过屯田制,以及吸纳有才能谋士,如荀攸、郭嘉等人的智慧策略,曹操加速提升自身实力,为日后的霸业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