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故事中的权力抢夺唐高宗的皇帝之路
李治终于悟出了当皇帝的真谛,一个字:斗!想要王位,就得自己努力“斗”;想要权力,也必须自己“斗”。封建王朝的权利体系应该是皇帝指挥大臣,而不是被大臣牵着鼻子走。这是历代君王都明白的道理。
当然,李治也意识到了,从前任皇帝去世那一刻起,他就在思考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掌控一切的大臣。他的思索和努力没有任何成果,他一直在被大臣牵引。他翻开了他父亲李世民留给他的教科书,那些内容就像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表面的高明而充满道理。然而,李治天资有限,没有办法理解父亲深奥的话语。他苦苦思索,不知道哪里出错了,让他在做事时总是手忙脚乱?因此,他不得不重新学习唐朝历史,看看自己的祖父、父亲是怎样当皇帝的。
最后,李治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唐朝,当皇帝并不容易,要靠“斗”!祖父李渊靠“斗”夺取长安起家,而父亲李世民则靠“斗”扩张疆域,“斗”之后,还要再次“斗”,争取到皇位。自己的哥哥们如同用力的拼搏者,每个人都以“斗”的姿态崭露头角。而自己的王位,其实也是通过长孙无忌等人帮忙才获得的。
李治终于明白了当皇帝的真相,只有一个字:斗!想要王位,就得自己想办法“斗”;想要权力,也要自己主动出击。“那么,用什么样的‘战斗’方式?” 李治继续回忆历史,这一次,他的心中充满了远大的志向,不仅局限于唐朝。他发现历代帝王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战斗,他们依赖的是以下五种人物:
一、文官。
二、武将。
三、外戚。
四、太监。
五、自我。
但这五种类型哪一种最为有效呢?
如果依赖文官,那么生活将变得乏味至极;如果依赖武将或者外戚,那么饭碗便会随之丢失。如果选择太监作为支持,那可真是不可接受!
显然,最好的选择就是自我提升!
但是,面对现实情况,李治深知与其父亲之间存在差距。仔细考虑后,他意识到,如果能有一群忠诚信任的人来帮助处理国家内政和外交事务,便能与那些拥有巨大影响力的长孙无忌等人抗衡起来。这便是在追求权力的道路上,以更强大的力量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