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大全中华上下五千年反复探究曹操起兵的传奇故事
曹操,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县)人,是宦官养子曹嵩之子。他从小聪明机灵,办事能干。青年时期曾请名士许劭评估自己,许劭认为他若在太平时代可能成才,而在乱世则有潜力成为奸雄。
曹操二十岁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他立即制造五色大棒,用以惩治不法之徒。在一次夜闯事件中,他抓捕了一个恶霸并用五色棒责打致死,这一行动赢得了民众的赞誉,但也遭到了宦官的嫉恨,最终被调离洛阳。
黄巾起义期间,曹操被封骑都尉,在颍川击败波才领导的黄巾军后,被提升为济南相。董卓掌权后,将曹操升迁为骁骑校尉,但曹操预见到董卓将会倒台,便逃离济阳,与父亲同住于陈留,并开始筹备讨伐董卓。与此同时,他收集了五千多人的力量,并派人探听各地动态。
随着各州郡纷纷起兵声讨董卓,袁绍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公元190年,曹操和其他反抗联军十几万人马在酸枣集合,以袁绍为盟主。但是当他们面对董卓时,却因观望而未能采取行动。这促使曹操决定单独带领五千人马向成皋进发,对抗徐荣率领的董卓部队。在战斗中,虽然遭受损失,但最终成功撤退,并对自己的同盟军感到失望和愤怒,最终选择独立重组旗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