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古希腊神话故事书89 迁都许城
董卓之乱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对各地州郡失去了控制。各地官僚、豪强趁机争夺地盘,形成了大小割据势力。袁绍在冀州、袁术在南阳、刘表在荆州、陶谦和吕布在徐州,他们相互混战,打得昏天黑地。百姓遭受巨大苦难,许多地方变成荒凉无人之处。
曹操起初势微,但他打败黄巾军,在兖州建立根据地,再从黄巾降卒中选精锐扩展武装。他击败陶谦和吕布,最终成为一个强大的割据力量。
195年,李傕与郭汜的内斗导致长安危机。大臣董承带着献帝逃离长安回到洛阳,但宫殿已被烧毁,只能暂居破旧住宅。文武官员搭草棚过活,无粮可食。献帝派使者求援,但豪强不顾皇权,将士们只能自己挖野菜生存。
曹操驻许城时听到消息,与谋士商议是否迎接献帝。他认为这样可以顺应民心并避免他人抢先,因此亲自前往洛阳,并说服董承等将献帝迁往许城,这样许城成为了东汉临时都城,即“许都”。
196年,曹操正式迎接汉献帝到许城,他设立宫殿让献帝上朝,并以此名义向其他豪强发号施令。但是由于缺乏稳固的粮食供应计划,大量官员和军队面临饥荒威胁。如果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就无法继续留下他们。此刻,一位叫枣祗的官员提出了“屯田”方案:招募农民开垦荒地,每年收获的一半归给国家,一半归农民。这一策略得到实施后,不仅解决了当下的粮食危机,而且推行至全国,使得原来荒废土地也能获得丰收,从而增强了曹操的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采用这种方式以及吸纳了一批有才能的谋士,如荀攸、郭嘉及满宠等人的加入,加上他的智慧决策与实际行动,使他更加确立了自己的权威,为未来的统一战争做好了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屯田制”成了关键因素,让曹操能够有效管理资源,为其政治生涯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未来的大业积累财富与人才,以最终实现对中国的统一。这段历史标志着东汉末年的转折点,也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魏国成立,以及新兴政权开始崛起于这片由混乱所困扰的土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