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名人的历史故事唐高宗的帝位抢夺之悟在这场充满权谋与智慧的游戏中唐高宗不仅凭借一己之力赢得了皇
李治终于悟出了皇帝的真谛:那就是一个字——抢!要想登上王位,就必须自己去“抢”;要想掌握权力,也只能靠自己“抢”。封建王朝的权力体系理应是由皇帝主导一群大臣,而不是被这些大臣牵着鼻子走。这是历代君王都深知的道理。
当然,李治也明白,从前任皇帝驾崩之日起,他就在思考如何成为那些指挥大臣、统领天下的真正皇帝。然而,他的思索和努力似乎没有任何成果,只能不断地被大臣们牵制。
他翻开了他的父亲李世民留给他的教科书,那些书中充满了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但对于李治来说,这些理论难以让他理解。于是,他决定重新学习唐朝历史,试图找出答案,看看自己的祖父、父亲是怎样当上的伟大的君主。
最终,李治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唐朝,要当好皇帝,不容易,要靠“抢”!
爷爷李渊凭借“抢”才夺得长安;爸爸李世民则是在不断地“抢”地盘之后,最终成功篡位。“抢”的力量不仅限于这一点,在家族内部,即使自己的哥哥们如同长孙无忌等人帮忙,“抢”下来的结果也是如此。
因此,李治明白了作为一名真正的君主应当拥有的能力——即用一个字来形容:“抢!”想要得到尊贵的地位,就必须亲自去争取;想要掌握权力的根基,也只能依赖于个人所作出的努力。
那么,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帮助我们进行这场永无止境的竞争?
经过反复审视历史,无数次回顾与分析,最后他发现所有时代的英明君王,他们在争斗中的胜利,都源自以下五种关键人物:
第一种,是文官。正如我自己经历的一样,我并不需要做太多事情,只需坐享其成,便可确保国家稳定运行。
第二种,是武将。我从小就听闻隋炀帝昏庸无道,而我的英雄般祖父却因受命管理太原而发起叛乱,并最终成功夺取政权。
第三种,是外戚。我也曾听到过周宣帝愚蠢至极,因为把兵权交给杨坚,最终失去了宇文家的宝座。而杨坚很快便篡夺了周宣帝国位,使宇文家覆灭掉一切希望。
第四种,是太监。在东汉末年,一系列窝囊废后的政治操作,让他们几乎完全失去了控制局势的情况下,被宦官专政所支配,他们无法有效应对挑战或挽回败局。
第五种,则是我自身。我一直受到教育说,你父亲是一个举世无双的大英雄。他身边有众多人才,每个人的忠诚都是为了国事尽职,而且在前线浴血奋战,为国家贡献一切。而这样的伟大的君主又是什么呢?
这五类人哪一种更为强大?用文官?我已经厌倦; 用武将或者外戚?那只会导致我的饭碗被偷走; 太监?简直不可思议!
显然,还只有唯一一种选择,那就是依靠自己! 但是,我深知自己的能力与我父亲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当我细心思考后,我意识到,如果能有一批忠实的心腹助手,以内政外交为中心统筹整个朝廷运转,不就可以与那些像长孙无忌等的人抗衡吗?
因此,通过这些思考和学习,李治最终悟出了成为一名真正强大的君主必备的一切:即拥有足够的手段来进行必要程度上的"占据"和"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