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故事100篇二年级中的奇幻历险李光弼与史思明的壮烈对决
在唐王朝重新统一两京之后,安庆绪逃往河北,占据六十座城,并继续反抗。唐肃宗决定派出大军进行征讨。这次进军中,唐军共聚集了九个节度使带领的六十万大兵。这些九路大军归谁统率呢?按照地位和威望应该是郭子仪和李光弼,但是因为猜忌心重的唐肃宗怕郭、李两人力量太过,便故意不设主帅,而是派一个完全不懂战事的宦官鱼朝恩担任观军容使,让九个节度使都得听他指挥。
当唐军攻打邺城时,史思明又举兵反叛,从范阳带兵救援安庆绪。六十万名士兵准备与敌人决战,但还未开始布阵,就被狂风吹起沙尘,使得天昏地暗。由于没有统一指挥,这些将士们就像受惊的马群一样四散逃跑。
这次失败后,鱼朝恩把责任推给了郭子仪,并且说他有罪,因此被撤去朔方节度使职务,让李光弼接替他的位置。此时叛军内部也发生了内讧,史思明杀死了安庆绪并自立为大燕皇帝,对洛阳城发动攻击。
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一千多匹战马因洗澡而离开了一边,被母马引诱回到了另一边,与敌人的战马混在一起,这让史思明失去了大量宝贵的人力资源。他愤怒至极,又命令部下集中几百条战船从水上进攻,但却遭到了李光弼精心策划的一系列伏击和防御措施,最终导致他们的大船几乎全数沉没或被俘虏。
尽管如此,不久后史思明再次发动攻势,他集中力量于北城,而南城则由周挚负责。在激烈战斗中,有一千多名叛军士兵丧命或被俘,同时周挚也逃走了。而就在此时,即便在受到猛烈攻击之下,仍旧没有彻底崩溃,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获得胜利。但最终,他们还是无法抵抗住强大的压力,最终败退而去。
经过长达两年的对峙,最终史思明倒台,其儿子史朝义继承其遗志,却很快自身也落入陷阱,被自己的同盟者所杀。在公元763年,他失败告终,以结束八年的战争混乱,也标志着“安史之乱”正式画上了句号。这场持续八年的内乱,使整个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